恩平15-1油田群,亚洲最大海上原油生产平台、我国首批大型无人智能平台、我国首套海上二氧化碳封存装置、开发6个油田,计划投产63口生产井、高峰日产原油超过7000吨。
恩平15-1油田群所在海域平均水深约90米自2021年8月开工以来累计建成4座海上平台99公里海底管道25公里海底脐带缆。
新建设施与恩平油田一期项目实现通讯、海管组网全面达产后恩平油田将成为我国南海日产量最高的油田群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持续供应油气资源。
恩平15-1油田群储量大,分布广中国海油以无人平台依托中心平台生产的全新方式进行开发可大大降低运维成本开发那些在传统模式下不具备经济性的油气藏。
无人平台+智能感知
油田群拥有我国首批大型无人智能平台——恩平10-2平台和恩平20-5平台,实现了全系统、全方位、全序列的智能感知和远程操控。其井口数量、原油生产能力相当于一座万吨级的大型传统平台,重量、面积仅为传统平台的三分之一,降低工程投资约2.8亿元,减少日常维保工作量近三成,每年可节省运维成本超千万元。
我国南海夏秋季节台风频发对油田正常生产造成较大影响恩平15-1油田群是我国首个在新建项目设计阶段采用智能化方案的油田群具备台风期间无人化生产的功能
台风生产模式
我国首次在海上油田新项目中采用台风无人生产工艺,恩平15-1油田群可通过陆地远程操控生产,具备极端工况下的安全关停、海管置换、恢复生产等功能,将极大地保障台风期间油田安全平稳运行。
今年,恩平15-1油田群已先后成功应对“泰利”“杜苏芮”“苏拉”3次台风,通过远程无人生产降低台风影响,累计挽回原油产量损失超过1万吨。
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该项目自今年6月1日投用以来已累计安全运行2100小时高峰日注气量达21万立方米累计注入二氧化碳超过1000万立方米。
二氧化碳封存
恩平15-1油田高含二氧化碳,通过平台上的二氧化碳分离、加压处理装置和一口二氧化碳回注井,可以规模化向海底地层注入伴随石油开采产生的二氧化碳。
据估测,这口回注井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约30万吨,累计封存二氧化碳146万吨以上,相当于植树约1400万棵。
据悉,我国南海珠江口盆地具备规模化碳封存的地质条件,中国海油正加大科研攻关,持续推进海上油气田绿色开发,并积极探索“岸碳入海”,为沿海高排放企业开辟降碳环保新道路。
中国海油通过一系列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拓展了自研高端装备,在海上平台的应用前景,为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增储上产提供技术支撑。
恩平15-1平台配备了我国海上首套7600千瓦自研原油发电机组,自投用以来已平稳运行14000小时,为我国大功率原油发电机组研发和应用积累了成功经验。
平台还首次应用自研中控系统、配电系统,首次通过自研脐带缆为无人平台输送化学药剂、电力和通讯,采用自研随钻测井和旋转导向钻井技术进行钻井作业,攻克了二氧化碳大气顶和大底水油藏开发等世界级难题。
此外,恩平15-1油田群采用“油气混合动力”的发电模式,每年最高可节省燃油约3.7万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3万吨,为海洋油气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再添“底气”。
未来,中国海油将继续加大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全力推动增储上产、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为推动我国海洋石油工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