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陈大可院士带队参加首届南大洋观测系统(SOOS)国际研讨会

2023-08-23 09:52     来源: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海洋知圈     海洋观测
2023年8月14至18日,首届南大洋观测系统(Southern Ocean Observing System,SOOS)国际研讨会“Southern Ocean in a Changing World”在澳大利亚霍巴特市举行。此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全球21个国家、132家科研机构共295位科研人员。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主任陈大可院士带队参加了此次会议。

南大洋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海洋环流、气候变化和海平面变化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南大洋正经历显著的变化。然而,由于对南大洋观测的严重不足,使得我们难以深入洞察这些变化并评估其带来的后果。为解决这一问题,SOOS作为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The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Antarctic Research,SCAR)和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The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Oceanic Research,SCOR)的国际合作倡议,自 2011 年开始运行。其使命是通过设计、宣传和实施经济高效的观测和数据传输系统,促进持续收集和提供南大洋的基本观测资料。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主任陈大可院士、主任助理杨清华教授、前沿研究中心极地海洋组王召民教授、刘成彦副研究员及博士生晏量军参加了此次国际研讨会。其中,作为SOOS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陈大可院士还参加了8月19至20日的SOOS科学指导委员会会议;王召民教授参加了SOOS罗斯海区域专家组会议。实验室参会人员在会上分享了4个学术报告,分别展示了关于南大洋海冰同化系统、南极高密水溢流中的地形罗斯贝波过程、地形对绕极暖水入侵南极陆架的影响,以及南极罗斯海陆架区域盐度收支等相关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科学指导委员会会议合影

杨清华教授作会议报告

王召民教授作会议报告

据悉,本次研讨会旨在增强各国南大洋地区、国际和国家观测计划,以及相关学科领域和相关人员(如技术、后勤、科学、数据管理和政策相关方)在观测途径各个环节的协调与合作。本次会议主要围绕环南极观测和计划、区域观测和计划、数据系统以及南大洋观测中的新观测技术和系统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交流。

闭幕时,会议作出如下联合声明:南大洋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大洋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海洋对人类产生的热量和碳的吸收。然而,我们目前观测到南大洋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包括海冰范围破纪录低值、破纪录高温、企鹅种群的巨大变化以及其他显著变化。长期缺乏南大洋观测使得发现以及评估这些变化产生的后果充满挑战。因此,现在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更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持续且协调的南大洋观测系统,以便更好地理解当前状况、为预测未来状态提供信息,并为制定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提供支撑。

推荐阅读

来自美国的研究者在OceanObs'19上出长期海洋观测系统的蓝图

来自美国的研究者在全球海洋观测大会(OceanObs'19)上指出了长期、持续的海洋观测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维持长期海洋观测的蓝图。研究者认为,为了完成这一蓝图,需要全球研究者共同进行长期海洋观测研究。目前,在长期海洋观测方面,美国以GOOS为基础展开研究。研究者指出,必须在此基础上发展可持续的长期海洋观测合作伙伴关系,并需要在联合国海洋科学十年的早期建立这一伙伴关系。为什么要开展海洋长期观测为了建立更美好、更可持续的未... 2023-08-11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展示深海探测领域诸多成果

2023年7月底,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韩喜球研究员受邀参加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北京市委、市政府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展示海洋二所在深海探测领域取得的诸多成果。 2023-08-03

国内首座海上风电生态环境监测观测站挂牌成立

由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和三峡新能源山东昌邑发电有限公司联合建设的国内首座海上风电生态环境监测观测站——“昌邑海上风电场监测观测站”日前挂牌成立。近日,“守护海洋生态 共建蓝天碧海”山东媒体行走进潍坊昌邑,了解当地海洋生态监测和保护的有关情况。 2023-07-25

联合国秘书长海洋事务特使Peter Thomson先生访问海洋一所

2023年6月29日,联合国秘书长海洋事务特使Peter Thomson先生访问了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简称“海洋一所”)。海洋一所所长李铁刚、副所长乔方利以及相关部门代表与Peter Thomson特使进行了座谈。李铁刚所长对Peter Thomson特使的访问表示欢迎,并向其简要介绍了海洋一所工作概况,提出海洋一所愿积极参与联合国框架下的各项海洋合作,为推动联合国“海洋十年”的实施做出应有的贡献。 2023-07-11

“白龙”智能化浮标在青岛成功布放海试

近日,我所研制的“白龙”浮标赋智升级版——“白龙”智能化浮标在青岛成功布放海试。“白龙”浮标是我所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6000米级深海气候观测锚系浮标系统,是我国深海气候观测的重要支撑平台。该浮标系统不仅可以采集海水温度、盐度、海流剖面等海洋要素,还可同时观测海面风速、风向、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长波辐射、短波辐射等气象要素,为海洋和气象预报预测提供宝贵的实时观测数据。2016年,“白龙”浮标成功实现了观测数据的全球实时共享,填补了我国在深海锚系浮标观测系统上的技术和应用空白。 2023-07-06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