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白龙”智能化浮标在青岛成功布放海试

2023-07-06 10:31     来源:海气中心      “白龙”浮标 海洋观测
近日,我所研制的“白龙”浮标赋智升级版——“白龙”智能化浮标在青岛成功布放海试。

“白龙”浮标是我所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6000米级深海气候观测锚系浮标系统,是我国深海气候观测的重要支撑平台。该浮标系统不仅可以采集海水温度、盐度、海流剖面等海洋要素,还可同时观测海面风速、风向、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长波辐射、短波辐射等气象要素,为海洋和气象预报预测提供宝贵的实时观测数据。2016年,“白龙”浮标成功实现了观测数据的全球实时共享,填补了我国在深海锚系浮标观测系统上的技术和应用空白。

“白龙”浮标是我国第一个面向深海大洋开展业务化观测的浮标系列,已经成功布放于印度洋和南海等海上丝绸之路周边海域的多个站位,是继美国的TAO/Atlas浮标和日本的TRITON浮标之后的全球第三个深海气候观测浮标系列。该系列浮标的成功研发和应用,标志着我国业务化海洋观测系统已从近海走向深海大洋,为我国全球海洋观测网建设和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与世界各国共同建设海洋命运共同体奠定了重要基础。

日前成功布放的“白龙”智能化浮标是在原有基础上,通过设计创新和技术攻关,使用了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后研制而成的。加入AI后的“白龙”浮标主要有三方面的提升。第一,“白龙”智能化浮标能够建立关键海洋过程的模型,例如内波识别模型,可以通过浮标观测到的实时温度数据进行内波的识别,在浮标端就可以主动识别内波后进行加密观测,获取更多的内波数据。第二,在引入AI能力后,能够通过安装在浮标端的摄像机进行识别,当判断出浮标附近的船和人有进一步靠近或者破坏浮标的行动后及时发出声光警告,同时把照片立刻传回岸站进行保存当做取证材料。第三, 智能升级后的“白龙”浮标上有一个可以沿着包塑钢缆自主升降的剖面仪,位于剖面仪平台上的摄像机配合相关AI算法,能够对浮游生物快速进行识别和分类。

经过10多年的自主研发,到2021年,“白龙”浮标技术已达到国际同等水平,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模块化级别的全部自主创新。现如今,白龙浮标开启智能化升级,充分体现了海洋科技创新优势。海洋一所科研团队将继续扎根科研一线,开拓创新、凝心聚力,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推荐阅读

NOC和ESA计划2024年发射新的海洋观测卫星

近日,据NOC官方网站报道,NOC和ESA在落实一项新的研究计划,将在2024年发射新的海洋观测卫星(图1),可帮助科学家从太空对地球开展可靠的、经济的海洋观测任务,该计划将获取大范围的海风和海冰等海洋环境观测数据。卫星发射计划的实施,可将卫星观测数据在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管理和海洋学研究中得以应用。 2023-06-13

第六届全国海洋技术大会在舟山举行

发展海洋技术,推进海洋事业。时值浙江大学建校126周年之际,由浙江大学、东海实验室主办,浙江大学海洋学院、舟山市委人才办承办的第六届全国海洋技术大会5月19日在舟山开幕。来自全国从事海洋技术及其装备研究的1200余名专家学者、企业界精英和青年学子齐聚舟山、共襄盛会,在三天的会期,分享交流海洋技术学术与应用研究的成果和经验,探讨海洋技术发展趋势和新的研究方向,共同谋划我国海洋技术与装备的高质量发展。 2023-05-23

中国气象局部署海洋二期工程建设 建立覆盖海洋气象全业务流程的体系架构

智汇海洋 2023-05-19 10:13 发表于浙江5月16日,中国气象局印发《海洋气象综合保障二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战略,持续提升海洋气象监测预报能力,部署推进海洋气象综合保障二期工程(以下简称海洋二期工程)建设。海洋气象监测预报对于提高海上天气预报准确率、防灾减灾、开发海洋资源等意义重大。根据计划,中国气象局将用三年时间,通过海洋二期工程,基本建立覆盖海洋气象全业务流程的体系架构,同时将... 2023-05-19

数字孪生方法有助于海洋观测系统的开发、测试和技术验证

研究者对每一种场景都进行了成功评估。数字孪生方法有助于海洋观测系统的开发、测试和技术验证 。不同于在研究船上检测和操作海洋观测系统,数字孪生系统可以模拟不同的控制指令和应用场景,当指令发生错误时有助于更快的检测到错误的原因和位置 。此外,该方法允许进行嵌入式软件测试 ,助力海洋观测系统开发。在预测性维护 方面,数字孪生能够检测物理孪生的硬件性能和状况,有助于系统的故障检测。不同于传统的研究巡航获取海洋观测系统观测数据的方法,使用数据孪生能够让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在世界的任何地方更廉价的获取监测数据并操作海洋观 2023-05-15

海洋三所“创新”号科考/海工两用型ROV圆满完成海试任务

2023年4月26日16时25分,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简称海洋三所)“创新”号水下缆控潜器(ROV)下潜至超深水6023.1m完成既定海试任务后成功回收至“向阳红03”母船尾甲板,标志着“创新”号科考/海工两用型ROV圆满完成海试任务。海洋三所“向阳红03”船再添新型超深水探测/作业装备,为开展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过程、地球深部过程及动力学、海洋新资源和深远海管缆施工工程等前沿领域的研究与探测提供技术手段和平台。 2023-05-08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