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海上首个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设备建造全部完成

2023-06-15 15:56     来源:科技日报     粤港澳大湾区 中国海油 碳捕捉封存双碳
6月15日是2022年“全国低碳日”,记者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经过近10个月的研发制造,我国海上首个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设备建造全部完成。

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模块重约750吨,核心设备包括二氧化碳压缩机橇、分子筛、冷却器等,是恩平15-1中心平台的重要装置,将服役于我国南海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油田。

据中海油深圳分公司深水工程建设中心总经理刘华祥介绍,该项目将海上油田伴生的二氧化碳分离和脱水后,回注至地下咸水层,永久封存于地层深处。这项工程的应用在我国乃至亚洲范围尚属首次,预计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约30万吨,累计封存二氧化碳146万吨以上,相当于植树近1400万棵或停开近100万辆轿车,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海上油气田的绿色开发探出了一条新路。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是国际公认的有效促进碳减排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技术之一。恩平油田海上碳封存相比陆地封存而言,具有选址容易、安全性高、环境影响小、封存规模大等优势。 “项目采用海上平台特有的模块化和成橇布置方式,应用相态控制、脉冲控制、联和振动分析等前沿技术,研制适用于海洋高湿高盐环境的首套超临界大分子压缩机和首套复合材料二氧化碳分子筛脱水橇,形成了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回注、封存工程技术体系、成套装备及管理经验。”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项目分公司副经理齐金龙介绍说。

据了解,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所在的恩平15-1油田群将新建4座海上平台,同时开发7个新油田,是我国“十四五”能源重点保障工程项目之一,今年下半年首期投产后高峰日产原油达4740吨。示范工程的建设将为未来推动“岸碳入海”做好技术储备,进一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推荐阅读

中国海油宁波“绿能港”完成全球最大LNG运输船装载

6月12日,经过14个小时的作业,全球最大的LNG(液化天然气)运输加注船海洋石油301号在顺利靠泊中国海油宁波绿能港码头后,完成保税LNG装载。这标志着浙江LNG成为长三角首家为LNG加注船提供保税LNG的接收站,为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下一步,海洋石油301号将在宁波舟山港开展首次国际航行船舶保税LNG加注作业。近年来,航运业的快速发展在给贸易运输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区域空气质量带来巨大压力。由于船舶燃料油... 2023-06-15

中国海油自研MUR技术为老油田稳产高产贡献力量

前不久,南海东部油田惠州26-1平台应用自主研发MUR增产技术的原油生产井成功投产,日产油近1000桶,提产超3倍,年内预计增产达2万立方米。MUR技术又称超短半径多分支井技术,该技术利用特制柔性钻具配套专属轨迹控制技术,在短距离内即可实现超高的造斜率。该技术能够在1米以上的薄层油藏内实现多支位移井眼改造,有效增加油藏泄油面积,解决近井地带剩余油动用难、小构造经济性不高的问题,换句话说,它可以将低产低效井,常规开发难以动用的剩余油高效... 2023-06-15

巴斯夫与中船集团合作开发船上碳捕集技术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CSSC)的全资子公司CSSC Power Co.和世界最大的化工生产商巴斯夫(BASF)联手加快了商业海事应用船载碳捕获(CO2捕获)系统的进展。该合作伙伴关系预计将利用CSSC Power的研发能力、船用发动机和动力系统的制造和供应以及巴斯夫的气体处理专业知识。在2023年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和成就博览会期间,两人签署了谅解备忘录(MoU),以纪念这一合作关系。该合作旨在应对海事部门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排放的挑战,以满足日益... 2023-06-14

智能技术赋能 海上油田焕发新生机

从直升机上眺望,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秦皇岛32-6油田犹如一只钢铁巨兽矗立于渤海湾。海面巡视、精密配件紧急运输等工作均由无人机执行;巡检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配电盘局部放电检测、红外热成像监测、自动操作配电盘各类开关……在智能技术加持下,这座已投产20多年的海上油田焕发出新的生机。记者采访期间,32-6油田与陆地生产操控中心开了一场相距百公里的海陆间会议,全程沟通如同面对面,没有任何信号延迟。秦皇岛32-6作业公司总... 2023-06-14

实地探访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

深圳西南约200公里,南海东部海域,深蓝海面上泛着波光,一望无际。从空中俯瞰,矗立于此的恩平15-1平台,在阳光照射下耀眼夺目。这是亚洲最大的海上石油生产平台,拥有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6月1日9时30分,随着平台上高碳原油生产井、生产处理系统、二氧化碳压缩机及分子筛脱水橇等设备依次启动,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被捕获、分离、压缩,并通过一口回注井被注入海底地层,实现稳定封存。这标志着我国成功掌握海上二氧化碳捕集、... 2023-06-13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