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R技术又称超短半径多分支井技术,该技术利用特制柔性钻具配套专属轨迹控制技术,在短距离内即可实现超高的造斜率。该技术能够在1米以上的薄层油藏内实现多支位移井眼改造,有效增加油藏泄油面积,解决近井地带剩余油动用难、小构造经济性不高的问题,换句话说,它可以将低产低效井,常规开发难以动用的剩余油高效开发出来,让老井重新焕发青春活力。
MUR技术是海上边际油藏高效开发一大利器,那么,中国海油自研的MUR技术优势在哪?
优势1
成功率更高
相较于常规工具,自研MUR技术的斜向器回收由原来单一的回收杆回收,升级成回收杆、公锥、母锥三种回收方式,提升了作业成功率。
优势2
效率更高
自研MUR技术斜向器座挂、套管开窗在功能上由原来的两趟式升级为一趟式,直接节约一趟钻,缩短作业工期。
惠州26-1油田已投产32年,面临着“两低一关”井偏多,持续稳产上产挑战大,后备优质储量相对不足等挑战,亟需引进新技术重新焕发青春活力。
油藏团队以惠州26-1油田为试点,实施富含剩余油挖潜和低品质储量动用攻关,明确“细管快修稳一批、常规措施增一批、新技术突破一批、侧钻/弃置一批”四大治理方向。
作为“新技术突破一批”的试点井,该井实施期间,生产作业部联合惠州油田等部门,现场调研MUR储层改造工具准备情况,多次开展技术交流和方案沟通,全程跟踪工具的性能测试,为油井投产夯实基础。
近半年来,惠州26-1油田连续收获3口高产自喷调整井和1口高产措施井。惠州油田将继续推动新技术新工艺的高质量应用,为老油田稳产高产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