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中海油白云气田实现技术创新,多采1.2亿方天然气助力守护粤港澳大湾区能源安全

2022-05-12 10:55     来源:珠海特区报     大湾区 白云气田 中海油 井口背压
近日,记者从中海油深海公司了解到,中海油白云气田下辖的番禺34/35气田群通过统一技术参数、优化技术路径,最大限度地释放气井产能。根据模拟结果,技术优化后的番禺34/35气田可增加采储量1.2亿方,助力守护粤港澳大湾区能源安全。

记者了解到,白云气田是南海东部海域的主力天然气田,年产量占粤港澳大湾区天然气消费量的近四分之一。该气田所采的大部分油气在位于金湾区的高栏终端登陆,并通过高栏管道等途径输送至湾区各地。今年4月,番禺34/35气田群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成功降低气田管道的井口背压并实现增储上产。

井口背压,是指油气在开采及管道运输的过程中,受到障碍物或急转弯道的阻碍而被施加的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压力。较高水平的井口背压会影响油气的正常开采及运输,变相增加了油气的损耗。此前,番禺气田由于气藏物性差异、水体能量不一等因素,井口背压过高影响正常生产,气田群产能受到限制。

“随着气田群工艺系统操作压力的降低,直接降低了泵类设备能耗,根据当前参数统计,能耗可降低约365吨标煤/年,碳排放降低约680吨/年。”白云天然气作业公司副总经理赖勇介绍,下一步,该气田将总结该操作模式所取得的经验成效,并推广应用到其他气田上。

推荐阅读

创历史新高日产突破9万吨 渤海油田原油产量占全国六分之一

2月21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原油日产突破9万吨大关,创历史最好水平,这也意味着全国每天原油产量六分之一出自渤海油田。 2023-02-22

中国建造规模最大的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抵欧

2月14日,从位于山东青岛的中国海油所属海油工程获悉,历时68天,航行17000余海里,中国建造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企鹅FPSO通过“干拖”方式抵达欧洲北海。 2023-02-14

海油“智”造 跃然“海”上

2月1日7时,在海油工程塘沽建造场地,年味还未完全散去,28名施工人员登上大巴前往龙口码头,准备乘船出海,开展渤中29-6油田开发项目的尾项消除工作。这意味着项目已进入投产倒计时。 2023-02-13

世界能源格局加速重塑 全球买家“抢购”海工平台

能源情报提供商Westwood Global Energy透露,由于冲突导致全球对能源安全的担忧不断升级,不少闲置的钻井平台已重新启动,搁浅在造船厂的钻井平台销售量正在快速增长,而由于承诺使用量的增加,大多数新钻井平台合同的日费率在近几年来首次高于之前的合同,后期预计海上钻井平台的利用率将继续上升。 金融分析机构IHS Markit预计,全球海上钻井平台总需求已从2019年的473座增加到2022年的577座,增长约22%。该机构分析指出,海上油气钻探活动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源于利润增长了30%-40 2023-02-10

重磅!2023年厦门市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全景图谱

海洋工程装备是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时使用的各类装备。2018-2020年中国海工装备制造业营收整体呈上升趋势。2020年以来,海工装备制造企业抓住海上风电发展黄金期,积极承接风电安装船等项目,同时积极推动海工装备“去库存”,经营状况有所好转。2020年全国海工装备制造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40亿元,同比增长19.3%。2021年,中国海工装备制造企业营收为618亿元,同比增长40.58%。初步统计,2022年,中国海工装备制造企业将达到740亿元左右。 2023-02-09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