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重磅!2023年厦门市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全景图谱

2023-02-09 09:03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海洋工程装备 海工装备
本文核心数据:全国海洋工程装备规模;厦门市海洋工程装备发展情况;厦门市海洋工程装备企业数量。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现状及价值链分布

——全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规模

海洋工程装备是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时使用的各类装备。2018-2020年中国海工装备制造业营收整体呈上升趋势。2020年以来,海工装备制造企业抓住海上风电发展黄金期,积极承接风电安装船等项目,同时积极推动海工装备“去库存”,经营状况有所好转。2020年全国海工装备制造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40亿元,同比增长19.3%。2021年,中国海工装备制造企业营收为618亿元,同比增长40.58%。初步统计,2022年,中国海工装备制造企业将达到740亿元左右。

根据《“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政策,接下来的几年时间,中国将着力提升海洋工程装备自主研发能力,在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持续发力。未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在坚持技术引领、智能制造的情况下,中国海工装备技术水平将不断提升,全球市场份额将不断加大。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价值链分布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上游环节主要为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原材料支持、涂料以及对应的配套部件,中游主要是钻进装备制造、生茶装备制造以及工程船的辅助装备制造,下游主要集中于海洋工程项目以及海上油田服务等,。从产业链各环节毛利率情况来看,行业中游毛利率整体水平较低,其次是上游的电气设备以及原材料等,上游的海工装备设计、钻采系统与定位系统等技术含量最高的环节,行业毛利率水平较高。

注: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上游、中游及下游各环节(行业)毛利率采用同花顺行业A股上市企业2015-2021年间整体毛利率数据统计。

厦门市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政策环境

为落实海洋强国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海洋强市,进一步加大对海洋新兴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厦门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其中《厦门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装备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自修复材料,打造海洋新材料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海洋强市”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提出发展目标,到2023年,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规模年均增速达到11%以上。

厦门市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现状图谱

——厦门市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图谱

在政策指引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厦门市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不断完善,其中,在产业链中游,生产装置制造、钻井装备制造与工程船等辅助装备制造环节均有企业布局,其中钻井装备制造企业分布数量较少,仅有1家,具体情况如下:

——厦门市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企业地图

从产业链各环节的代表性企业分布地图来看,目前厦门市各辖区均有生产装置制造与辅助装置制造的企业分布,而钻井装备制造相关企业较少,主要为翔安区的科华数据。

——厦门市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载体图谱

厦门市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有三个发展园区,为集美机械工业集中区、海沧涉海园区与海洋高新产业园。其中,海洋高新产业园是福建省唯一的海洋高新产业园区,该园区提出发展目标,到2026年,厦门海洋高新产业园计划完成省级高新区综合载体和管理平台建设,海洋高新产业集聚成型,达到省级综合园区的整体效果。到2031年,形成海洋高新产业园区的品牌效应,达到国内外先进海洋高新产业园区水平。到2035年,全市海洋高新产业实现增加值1000亿元以上,占海洋生产总值的30%以上,成为厦门海洋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厦门市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现状

——2021年厦门市机械装备产业规模突破2188亿元

厦门市机械装备涵盖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工程机械、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2018-2021年,厦门市机械装备产业规模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21年产业规模为2188.6亿元,同比增长107.45%,2022年1-8月,厦门市机械装备产业规模为1558.82亿元。

注:机械装备产业中包含海洋工程装备。

——新增注册企业波动增长

根据企查猫查询数据显示,近年来海洋工程装备历年新注册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截至2023年1月13日,厦门市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相关的注册企业为74家,其中2022年新注册企业数量创历史高峰,达15家。

厦门市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前景及规划

——厦门市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前景

根据厦门市2021年发布的《加快建设“海洋强市”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规模年均增速达到11%以上,海洋生产总值达2330亿元;到2025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达3000亿元左右;到2035年,建成国际特色海洋中心城市,成为世界一流港口与全球海洋生态治理典范。

——厦门市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期间,厦门市要壮大海洋新兴产业,抢占海洋科技创新高地,创新海洋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模式,拓展海洋开放合作,加快建设“海洋强市”,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锚定目标,坚持对标,猛追猛冲,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海上福建”作出厦门贡献。

 

推荐阅读

海油“智”造 跃然“海”上

2月1日7时,在海油工程塘沽建造场地,年味还未完全散去,28名施工人员登上大巴前往龙口码头,准备乘船出海,开展渤中29-6油田开发项目的尾项消除工作。这意味着项目已进入投产倒计时。 2023-02-13

世界能源格局加速重塑 全球买家“抢购”海工平台

能源情报提供商Westwood Global Energy透露,由于冲突导致全球对能源安全的担忧不断升级,不少闲置的钻井平台已重新启动,搁浅在造船厂的钻井平台销售量正在快速增长,而由于承诺使用量的增加,大多数新钻井平台合同的日费率在近几年来首次高于之前的合同,后期预计海上钻井平台的利用率将继续上升。 金融分析机构IHS Markit预计,全球海上钻井平台总需求已从2019年的473座增加到2022年的577座,增长约22%。该机构分析指出,海上油气钻探活动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源于利润增长了30%-40 2023-02-10

新老能源需求加持 海工行业底部复苏趋势显著

海洋工程装备是为海洋资源开发提供技术支持的综合性和战略性装备,在海洋开发过程中扮演举足轻重的作用。海工装备通常可分为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装备、其他海洋资源开发装备和海洋浮体结构物三大类。其中应用于海上油气开发的工程装备是当前海工装备的主体板块。海洋资源开发具有技术难度高、作业流程复杂的特征;与之对应,海工装备板块细分品类众多、且根据水深不同、作业类型不同均有详细划分。 2023-02-05

海南深海能源项目建设齐发力 冲刺“开门红”

1月30日,在“深海一号”二期工程建设现场,“海洋石油982”钻井平台开展下套管和高压井口头连接作业。平台作业人员密切配合,精确组合送入钻具,细致进行功能试验,确保作业安全顺利进行。吴保辛摄 目前,“深海一号”二期工程正紧锣密鼓推进,该项目12口气井的表层批钻作业已安全高效完成,累计进尺超万米,作业用时较计划减少41%,深水“新优快”钻完井作业模式取得初步成效。 2023-02-04

我国加大海洋油气装备的研发和建造,大型海洋油气平台浮托安装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浮托技术是目前国际上万吨级海洋平台安装的最佳解决方案。近年来,随着加快挺进深海的步伐,我国加大了海洋油气装备的研发和建造,大型海洋油气平台浮托安装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海上浮托安装技术的核心是借助潮汐的自然力量和船舶调载等施工技术,通过类似于举重运动员“挺举”的方式,当涨潮时,驳船托运组块驶入导管架槽口,落潮时组块顺势从高位精准落到导管架预定位置上,载荷转移完毕后退出船舶完成安装。采用浮托安装的大型海上平台,具有可整体设计、建造、运输、安装等显著优点,可大幅缩短建造周期和海上作业时间,显著提升施 2022-09-28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