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打造全国首个面向深远海的风电母港 浙江为海上风电开发建大本营

2025-11-21 17:30     来源:浙江日报      海上风电母港深远海风电
11月20日,浙江日报报道《打造全国首个面向深远海的风电母港  浙江为海上风电开发建大本营》 ,全文如下:

打造全国首个面向深远海的风电母港

浙江为海上风电开发建大本营

■ 本报记者 胡静漪 应磊

通讯员 董骏超 江欣

浙江正在向海上风电发力。

11月以来,浙江(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建设持续提速。作为全国首个面向深远海的风电母港,该项目将打造集聚风电全产业链的新型功能港,计划到2030年形成千亿级风电产业集群。

这不是普通港口,而是专门为海上风电开发提供物资的“大本营”。今年5月以来,省委书记和省长分别来到项目现场调研,足见浙江的重视程度。这个大项目有啥来头?

打造“海上风电之母”

什么是风电母港?在业内,它被誉为“海上风电之母”,是风机设备生产出运的基地和枢纽,可以为安装船提供特殊的靠泊条件、为设备预装配提供堆场。它的最大好处在于通过产业链聚合,促进上下游联合开发,推动风电项目降本。

这样的风电母港项目在全球已经有不少蓝本。位于丹麦的埃斯比约港,已集聚超过200家企业,形成完整的海上风电产业链。从这里生产的海上风机占到全欧洲的70%至80%。

在国内,天津、山东、江苏、广东等地已经布局多个风电母港,但大多面向近海风电产业链,尚未形成全产业链闭环。

相比之下,浙江发展风电母港,起步较晚,但动力更足。分析原因,可以从能源和产业两端说起。

从能源角度看,浙江是资源小省、用电大省,近年启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保供稳价工程。风电和光伏迎来“契机”,既符合绿色低碳的能源转型需求,又不依赖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有助于平稳全省工商业电价。

到今年9月底,浙江风电装机达650.3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476.6万千瓦;9月,风电发电量仅占全省总发电量的1.57%,海洋大省发展海上风电,浙江还有巨大潜力。

然而,近海风电开发已接近饱和,沿海省份都在向深远海进发。2023年,浙江纳规一批深远海风电项目,其场址离岸有上百公里,零部件从工厂到远海安装极耗时间和成本。由此,风电母港应运而生。

从产业角度看,从近海到深远海,不只是量的提升,更是质的飞跃。在深水、疾风里架起一台风机,对工程建设和上游零部件制造的要求更高,每千瓦风电的建设成本是近海的1.5倍至2倍,产业链兼具含金量和含“新”量。

根据规划,浙江的风电母港项目将以总装集成、核心部件制造、运维服务管理为核心功能,集研发试验、认证检测、培训交流、商贸物流等七大功能于一体,其独特性不只在深远海,还在于全产业链集聚、港产城协同发展。

庞然大物怎么运

从谋划到建设,浙江做足了准备。

去年9月,浙能集团牵头三家省属国企,联合组建浙江省海洋风电发展有限公司,负责风电母港建设运营、国管海域风电项目开发等。到现在,该公司已下设海风母港、海风科技、海风电力三类产业公司。

去年底,浙江(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正式开工。项目由温州洞头、宁波象山两大区块组成,两地一期项目总投资超80亿元。目前,温州母港陆域工程已在建设中。

风电母港与普通港口的一大区别,在于出运货物的超大“体型”。

记者了解到,不同于打桩“站立”的单桩式风机,深远海大多使用导管架式风机,也就是要建设一个支撑底座。“每个导管架重量超3000吨,将分三段生产,在母港专用场地组装后吊装至运输船上,再运到风场施工点位。”浙江省海风母港公司相关负责人王长彬介绍。

为运这个庞然大物,码头要建设大型龙门吊,将有100多米高,可起吊3800吨重物;陆域将打下数千根桩,提高港口承重能力;水域要开挖5万吨级港池,方便安装船靠泊……

王长彬告诉记者,温州母港的综合厂房钢结构即将开始吊装,码头也将在近期开工,争取尽早具备导管架生产能力和码头出运条件;宁波母港陆域和码头工程也将相继开建。

一南一北,两个区块各有优势,形成互补格局。温州母港码头具备国际港口的开放条件,且航道水深条件好,未来将为风电产业“出海”提供支持;宁波母港岸线长、腹地大,除了导管架,一期项目还将落地换流站、浮体等产业。

随后的二期工程,两地将规划整机、发电机、齿轮箱、主轴承、叶片等更多产业链。达产后,风电母港将形成每年300万千瓦的深远海风电总装保障能力,配套省内深远海风电项目建设,并且立足华东、面向全国、辐射国际。

“拥有核心竞争力,才能突破地域限制,扩大辐射范围。”王长彬说,这包括零部件国产化、可靠性提升、成本下降等,“深远海风电尚未进入大规模商用阶段,浙江通过资源开发吸引龙头企业集聚,将鼓励组团创新,探索优势技术路线。”

推荐阅读

海电运维出席海上风电装备学术交流会 分享深远海运维新思路

海洋能源网获悉,11月21日,海上风电装备学术交流会在福建平潭召开。本次会议以聚焦创新 共绘绿色海工为主题,吸引了众多行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海上风电装备的技术创新与智能运维发展路径。海电运维总工程师苏代壮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倚重器 向深蓝——海上风电一体化运维解决方案》的主旨演讲。深远海运维策略:向海图强,装备筑基随着十五五规划的持续推进,深远海风电场建设正呈现规模化发展态势。苏代壮分析指出,当水深超过 60 米后,漂浮式... 2025-11-21

“链”上聚力 融合创新 海上风电加速挺进深蓝

挖掘海上风电巨大潜力,是落实新能源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产业向新向智的重要赛道。截至今年9月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4461万千瓦。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已连续四年位居全球第一。 2025-11-18

电气风电与浙江海风公司共商深远海合作

海洋能源网获悉,11月11日,上海电气集团首席运营官,电气风电党委书记、董事长乔银平一行到访浙江省海洋风电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海风公司”),与浙江省能源集团副总经济师,浙江海风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陶建根举行会谈,双方就深化浙江深远海风电合作展开深入交流。 2025-11-14

恭贺!中交三航院中标全国首个深远海风电母港核心区项目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中交三航院成功中标浙江(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核心区)一期码头(港池)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这标志着该公司在深远海海上风电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该项目是全国首个专为深远海风电开发建设的大型综合性母港,集风机生产、设备出运及运维服务于一体。工程将新建一个5万吨级风电导管架出运专用泊位,年设计吞吐量可达80套,并为海上风电安装船提供特殊靠泊条件。此次中标是中交三航院聚焦三新业务战略、强化... 2025-11-14

张传江主持召开中国海油海洋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海洋能源网获悉,11月13日,中国海油海洋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集团总部顺利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高质量发展海洋能源装备、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自主、高效的新型海洋能源体系,深入分析研讨十五五期间海洋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中国海油党组书记、董事长张传江主持会议并提出明确要求,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黄永章出席。张传江强调,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连线... 2025-11-14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