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10 月 16 日,国家海上油气应急救援海南基地暨中国海油井控应急救援海南基地在海南省澄迈县正式启用。这标志着我国首个国家级深水油气应急救援基地正式投入运行,我国海上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南部海域海上油气应急救援能力获得大幅提升。
该基地由应急管理部、海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海油三方联合,历经 7 年精心建设而成。基地选址于海南省澄迈县马村港区,总占地面积达 11677 平方米。基地配套有先进的应急车间和专业的实训演练场,装备了我国首套自主研制的 3000 米级水下应急封井装置以及水下溢油回收系统。这些先进的设备赋予了基地快速封井、高效回收溢油的强大能力,将大幅提升深水油气应急响应的时效性,为应对深海油气开发中的突发状况提供有力支持。
我国南部海域地质条件复杂,尤其是在深海海域,油气开发面临着诸多挑战。中国海油的钻井作业水深已达 2700 米,井下环境高温高压,井控风险极高。随着油气开发不断向更深海域推进,海上油气行业对于专业化、国家级应急救援力量的需求日益迫切。该基地的启用,犹如为深水油气开发加了一道坚固的安全锁,将为我国的深海油气开发事业提供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确保油气开发工作在安全可控的环境下顺利推进。
基地启用后,与国家海上油气应急救援渤海(天津)基地形成了“南北呼应、深浅结合、全域覆盖”的海上油气应急救援格局。未来,该基地将依托中国海油丰富的深水作业经验,持续开展深水应急救援技术攻关,不断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它将肩负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更加坚实可靠的保障,助力我国在深海油气开发领域稳步前行,向着更广阔的海洋深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