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全球首艘漂浮式动力定位养殖平台“湛江湾一号”正式交付开启深海养殖新时代

2025-11-20 14:34          深远海养殖 海洋牧场海洋经济海洋渔业

海洋能源网获悉,11月19日,我国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全球首艘漂浮式动力定位网箱型工船“湛江湾一号”在广东湛江正式交付使用。这艘创新性的养殖平台,不仅为我国海水养殖产业开辟了新路径,更标志着我国在海洋装备制造和智慧渔业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湛江湾一号”总长154米,总宽44米,养殖水体达8万立方米,相当于32个标准游泳池的容量。船上设有12个独立养殖区,可同时开展多鱼种养殖,年产能预计可达2000至5000吨,堪称一座“海上移动养殖工厂”。该船采用“以静为主,动静结合”的设计理念,集漂浮式养殖、自主航行、紧急避台、绿色能源自供给等功能于一体。同时,船上配备了智能化饲料投喂、渔网清洗、平台与养殖监测、无线传输等系统,实现了高度智能化作业。

据“湛江湾一号”总设计师、湛江湾实验室智能海洋装备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潇介绍,该船主要实现了两大创新突破。首先,采用全球首创的船网融合设计,在确保结构强度的基础上,实现自主航行与水体自然交换。这一设计不仅有效降低了建造成本与日常换水运营成本,更能利用深远海的优质水质提升渔获品质。其次,创新实现了漂浮式动力定位养殖模式,摆脱了对锚固系统的依赖,可在超过100米水深的海域长时间低功耗运行,极大拓展了适宜养殖的海域范围。

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指出,“湛江湾一号”为我国海水养殖产业探索了新路径,推动水产养殖从浅海走向深蓝。中国工程院院士、湛江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麦康森认为,该船的交付标志着我国从“靠海吃海”向“知海用海”“智海兴海”的历史性跨越。

“湛江湾一号”的交付,不仅为我国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也为全球海洋养殖产业树立了新的标杆。未来,这艘创新的养殖平台将在深海中发挥重要作用,助力我国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

青岛市“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谋划推进座谈会召开 曾赞荣主持并讲话 任刚出席

11月20日下午,青岛市“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谋划推进座谈会召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听取有关方面意见建议,研究谋划“十五五”时期全市海洋经济发展思路。 2025-11-21

2025海博会《媒体访谈》对话珠海格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盛浩

2025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海博会)《媒体访谈》对话珠海格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盛浩 2025-11-20

湛江湾实验室联合研制的海洋牧场配套无人机成功实现首飞

11月17日,湛江市首架海洋牧场配套无人机首飞暨首个海洋牧场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发布活动在湛江文化中心圆满举办。湛江首款针对海洋牧场研发的运输型无人直升机NWPU-ZJBL-01号在现场揭晓并首飞演示。 2025-11-19

“链”上聚力 融合创新 海上风电加速挺进深蓝

挖掘海上风电巨大潜力,是落实新能源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产业向新向智的重要赛道。截至今年9月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4461万千瓦。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已连续四年位居全球第一。 2025-11-18

《青岛市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印发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青岛市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印发。提出加快突破海洋新能源产业。支持建设海洋能相关科技创新平台基地,鼓励将海洋能利用纳入各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标准规范体系,支持企业牵头成立海洋能开发利用创新平台,将海洋能装备优先纳入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评定,支持参与海洋能规模化试点工程。鼓励海上风电场配套开发波浪能,支持在海岛建设海洋能多能互补电站,引导海洋能与海水淡化融合发展,支持海洋能为海洋观测监测装备及平台、海洋工程等提供绿色能源保障,鼓励深远海海洋牧场加装海洋能发电设备。 2025-11-18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