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无垠的海洋深处,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它们如同深蓝梦境中的宝藏,吸引着无数探索者的目光。如今,我国深水油气装备的蓬勃发展,正将这一深蓝梦想逐步化为现实,千钧重器挺立潮头,彰显着我国海洋能源领域的强大实力与卓越成就。
2025年10月28日,2025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上,中国海油旗下的海油工程带来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深水油气生产装备品牌——擎海Techigh。自今年6月发布以来,这一品牌便迅速吸引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与热议。海油工程特种设备分公司负责人自豪地介绍道:“擎海Techigh品牌的建立,不仅标志着我国水下产品在品类与价值层面实现了华丽转身,从单一产品迈向成套水下装备,从低附加值迈向高附加值,更代表着我国水下生产系统装备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一品牌的崛起,是我国深水油气装备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意味着我国在海洋能源开发领域拥有了更具竞争力与影响力的高端装备体系,为深海探索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技术支撑。
向深而行:“十四五”期间的跨越征程
装备制造实力、研发水平高度以及技术储备厚度,是决定我国在海洋能源领域探索深度与广度的关键因素。在“十四五”期间,中国海油锚定向深而行的战略目标,以“更高、更大、更全”的追求引领发展,推动水面与水下装备体系实现了整体性的重大突破。
在海洋油气开发的关键环节之一——导管架固定式平台领域,我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行业通常将适用于200米以上水深的导管架定义为深水导管架,而这一领域的技术难度与工程复杂度远超常规导管架。我国在深水导管架领域的发展,堪称一段快速迭代、不断刷新纪录的传奇历程。2022年,总高302米的“海基一号”顺利建成并投用,一举成为亚洲首座深水导管架,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仅仅两年后,“海基二号”如一柄利剑再度出鞘,成功刷新了亚洲深水导管架的纪录。这一系列“亚洲第一”的快速诞生,生动而有力地彰显了我国深水工程能力的持续跃升与飞速发展,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在深海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强大实力与决心。
除了导管架平台,我国在浮式生产装备领域同样实现了质的飞跃与重要跨越。今年4月,中国船级社(CCS)向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颁发了智能符号入级证书与软件认证报告。这不仅是对“海葵一号”技术先进性与可靠性的重要认可,更标志着我国在高端浮式装备设计制造领域完成了从跟跑、并跑到在部分领域领跑的历史性转变,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为我国海洋油气开发提供了更为灵活高效、适应复杂海况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拓展了我国在海洋能源领域的开发范围与作业能力。
项目驱动:核心技术攻坚与产业链锻造
自“十四五”以来,海油工程凭借其在海洋工程领域的深厚积累与专业优势,依托流花16-2、流花29-1等一系列深水油气项目,持续开展着艰难而富有成效的技术攻坚与能力建设。在这些项目的推动下,海油工程成功交付了包括“深海一号”能源站、“海油观澜号”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葵一号”在内的多个大型深水装备,初步形成了一套覆盖1500米水深油气田的工程能力体系,为我国深海油气资源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更重要的是,海油工程在项目实践中构建了一条贯穿产品研发设计、总装集成、测试认证与示范应用全过程的完整产业链条。这一产业链条的形成,极大地提升了我国深水油气装备的自主可控水平与发展质量。公司自主研制了深水水下采油树、1500米级水下多功能管汇、水下自动发球管汇、水下连接器等一系列关键装备,并成功实现了脐带缆光接头等关键部件的国产化建造,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有效降低了装备成本,提高了装备的可靠性和适应性,为我国深海油气开发提供了全方位、高质量的装备保障,使我国在深海油气装备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理念与机制:创新引领发展
(一)产品思维:以市场为导向,打造高端装备
支撑我国深水油气装备取得一系列突破的,是海油工程在理念、机制与产业协同方面的持续探索与创新。在理念层面,海油工程始终坚持以产品化思维为引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产品思维 + 智能制造”双引擎驱动。公司致力于打造标准化、系列化的高端海洋工程装备产品,为海洋油气开发提供更优、更快的整体解决方案。这种产品思维不仅注重产品的技术先进性,更强调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经济性与可扩展性,使装备能够更好地满足复杂多变的海洋油气开发需求,为我国海洋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提升了我国在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二)科创体制:全链条科研管理体系激发创新活力
在创新机制方面,海油工程积极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构建起一套从科委会决策、战略首席统筹,到公司科信部立项、研发中心支撑,再到孵化中心落地转化的全链条科研管理体系。这一管理体系的建立,确保了科研项目的高效决策、科学规划与顺利实施,充分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与创造力。在“十四五”期间,海油工程的创新活力持续迸发,一系列关键技术与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我国深海油气装备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使我国在海洋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更多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产业协同:合力筑牢发展根基
产业协同方面,海油工程充分发挥自身在海洋工程领域的龙头作用,主动承担起“浮式生产储油装置及配套系统”和“水下生产系统装备”两条子产业链建设的牵头重任。公司积极协同上下游企业,共同开展关键技术与材料的联合攻关,实现了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通过这种协同合作模式,海油工程不仅有效整合了各方资源,提高了产业协同效率,还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全面提升了产业链的韧性与安全水平。目前,公司已在浮式与水下装备领域掌握了数百项关键技术,这些技术的突破与应用,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深海油气装备领域的领先地位,为我国海洋能源产业的安全稳定发展筑牢了根基,也为我国在全球海洋能源领域的长远布局与战略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我国深水油气装备的体系化突破,是一场由内而外的深刻变革。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在中国海油的战略引领下,在海油工程及众多相关企业的不懈努力下,我国正朝着海洋能源领域更广阔的深蓝领域迈进。从单一产品到成套装备,从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这一系列转变的背后,是我国海洋装备制造实力的大幅提升,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增强,更是我国产业协同水平的显著进步。我国深水油气装备的崛起,不仅是我国海洋能源开发的有力支撑,更是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标志。在未来的深海探索中,我国的深水油气装备将在全球舞台上展现更多的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助力我国海洋能源事业不断实现新的跨越、创造新的辉煌,向着更加深蓝、更加美好的未来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