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番禺11-12平台位于距深圳东南方向200公里、水深约114米的海域,高150.8米、重约7000吨,是我国首个通过远程控制开发稠油油田的无人平台。 其在台风生产模式、远程复产复杂原油处理等多方面实现了新突破,进一步提升了我国海洋油气装备设计建造标准化、智能化水平。
任务认领+标准化
面对“无现场值守”“28台动设备高频运转”“国产化率达75%” 的新型无人平台,番禺作业公司数字化技能创新工作室组建专业维保策略编写团队,对平台设备运维项进行逐一研究,保障平台关键设备安全运行。

团队创新采用“任务认领”模式 , 严格遵循“合规性、实用性、创新性”原则,通过各专业协作对关键设备维保步骤进行严格审核,最终形成《无人平台设备预防性维护指导书》等标准化文件,为平台的运维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远程监控+预报警
平台依托“无人平台+海上远程控制”模式, 运维人员可在相临的番禺5-1B平台中控室实时监控运行数据。近3个月来,远程监测系统已成功预报警3次潜在故障。

在维保方面,建立“定期登临+应急响应” 机制。以两周为一次周期,登平台常规巡检,对关键设备每月专项检测,海上作业频次减少60%,效率提升3倍 。 应急情况下,维修团队可迅速抵达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截至目前,平台运营数据显示,通过该模式已成功将海上人员作业成本降低82%,设备意外关停率保持为零;同时已具备“台风生产模式” 启动条件,可有效应对台风季特殊天气,保障生产持续稳定。
自5月投产以来,该平台首月即达成设计产能目标,通过全流程自动化管控保持稳产状态,为番禺油田持续稳产上产贡献数智化力量。

未来,番禺作业公司将持续收集设备运行数据,优化技术体系,推动智能化运维模式实现广泛应用,为我国海上无人平台开发运营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