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河北首个海上光伏项目进入大规模施工阶段多元创新,在渤海上“集光”

2025-09-17 09:46     来源:河北日报     海上光伏项目海洋新能源
我省首个海上光伏项目进入大规模施工阶段

多元创新,在渤海上“集光”

8月26日,秦皇岛市昌黎海域,河北华电昌黎500兆瓦海上光伏试点项目现场,51个光伏网架已安装完成。打桩船、吊装船、运输船、拖轮等近30艘大小船只在海面上穿梭,船上的技术人员、工人正在合作安装第52个光伏网架。

作为我省首个海上光伏项目,该项目已进入大规模施工阶段,建成后年均发电量可达7.7亿千瓦时,可节约标煤23.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9.5万吨、二氧化硫2587吨、氮氧化物2670吨、烟尘3125吨,对减轻环境污染、推动区域能源结构向清洁化转型作用显著。

8月26日,在河北华电昌黎500兆瓦海上光伏试点项目现场,新的光伏网架刚刚完成安装。 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

用科技创新解决建设难题

8月26日,记者在项目施工现场看见,施工人员在进行打桩作业前,首先利用大型吊装设备将一个形似桌子的钢架缓缓吊入海中,随后通过特殊的固定装置将其固定在海底。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个钢架的四角还带有圆环。工人们小心翼翼地将四根钢管桩分别穿过钢架四角的圆环,再借助专业的打桩设备将钢管桩夯入海底。

“四角独特的圆环设计正是后续施工的关键,这是我们发明的精准沉桩工艺。”该项目技术主管车增杰说,这个项目用于固定光伏板网架的钢管桩数量多,更为关键的是,沉桩的相对精度控制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4个钢桩之间的误差不能大于15厘米。这一精度标准在陆地上实现已非易事,在复杂多变的海上环境中,更是对施工技术提出了巨大挑战。

为此,项目团队经过无数次的研究与实验,研发了一种形似桌子的新型吸力筒式稳桩平台。车增杰解释,该平台独立于施工船之外,受风浪涌影响较小,可利用吸力筒结构调整平台的水平度,采用四个抱桩器控制四根钢管桩的相对精度,实现稳桩平台一次安放施打四根钢管桩。“平台内部还搭载北斗定位系统,通过精准定位,误差可以控制在10厘米内,施工精度得到显著提升。”他说。

先固定稳桩平台,再打桩,多了一道工序,会影响施工进度吗?

“反而提高了施工速度。”车增杰说,如果不使用稳桩平台,在每次进行打桩作业前,都需要对打桩位置进行一次单独的定位操作。而在海上复杂的环境中,定位工作容易受到风浪、水流等因素的干扰,一旦定位不准,就需要重新进行调整,这不仅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还会严重影响施工进度。而有了稳桩平台之后,只需要在平台安放时进行一次精准定位,后续的打桩作业就可以基于这个已定位好的平台顺利开展,无需再进行重复定位,从而大幅节省了定位时间,提高了整体施工效率。

记者看到,项目所用的光伏网架单个长68米、宽38.4米,面积相当于6个标准篮球场大小,光伏网架与钢管桩连接处的对接面积不足1平方米。

“光伏网架的吊装工作,不仅要克服风的影响,还要克服浪和涌的干扰。”车增杰介绍,项目施工团队为此使用“1主+4次”的吊装设备,在主起吊设备确定好吊装高度和角度后,下方的4个次吊装设备分别进行微调,确保吊装精准度。

“海上吊装影响因素多,所以吊装窗口期相对较短。”车增杰说,为确保每个窗口期能高效率工作,项目设计团队研发了光伏网架叠装运输工艺。在每艘光伏网架运输船上,当下层网架固定后,通过双插销将叠拼工装固定于运输船甲板,上层网架再固定于工装上,实现一次运输3个网架,避免出现吊装窗口期无光伏网架可用的局面。

与陆上光伏项目不同,海上光伏项目要面对海洋高盐雾环境对设备的侵蚀,项目中所使用的光伏板需通过技术创新适应海中环境。

“光伏板如果不能适应高盐度环境,后期发电能力衰减是很严重的。”车增杰说,项目团队和光伏板生产企业的技术团队一起,经过多次实验,最终研制出一种抗腐蚀的聚氨酯边框,替代铝边框,用于保护光伏板。在后期发电时,边框、玻璃、封装材料之间不会形成漏电流,聚氨酯边框的使用让光伏板的防PID(潜在诱导衰减)和防漏电流性能显著提升,可确保25年使用寿命内发电效率衰减不超过15%。

6月11日,在河北华电昌黎500兆瓦海上光伏试点项目现场,技术人员正在确定吊装方案细节。 华电秦皇岛新能源有限公司供图

记者手记

“首创”为海上光伏建设积累经验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光伏板的最大输出功率在550瓦至650瓦之间,而河北华电昌黎500兆瓦海上光伏试点项目中,70%光伏板的最大输出功率为710瓦。新型光伏板实验成功后,将有利于我省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进一步减少用海面积,提高用海效率。

不仅如此,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项目中的精准沉桩工艺、光伏网架叠装运输工艺、110千伏集电线路技术等或为全国首创,或为改进方式。

从技术创新维度来看,这些“首创”构建了一套“问题导向—技术攻关—成果落地”的完整创新链条。

在海上光伏这一新兴产业领域,由于缺乏成熟的经验和标准,建设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新的问题和挑战。对此,项目团队通过主动创新,不仅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还实现了技术突破,加速了行业技术标准的完善与升级。

从产业带动的角度出发,该项目的创新成果还具有一定的辐射带动效应,能够对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以项目中研发的抗腐蚀聚氨酯边框为例,为了解决海洋高盐雾环境对光伏板的侵蚀问题,项目团队与光伏板生产企业的技术团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研发出具有优异抗腐蚀性能的聚氨酯边框。这种新型边框的研发成功,不仅为该项目提供了符合要求的光伏板配件,还为光伏板生产企业带来了新的技术和产品,提升了自身产品的竞争力,拓展了市场份额。同时,新产品的研发还将带动相关原材料产业、加工制造产业的发展,形成一条以海上光伏项目为核心的产业链条,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更深远的影响是,项目的创新不仅有利于我省海上光伏产业的发展,更有利于相关企业走出去。该项目中的创新成果,不仅适用于我国海上光伏项目,还可以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海洋环境、气候条件等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应用于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海上光伏项目建设中。相关企业可以凭借这些创新技术和项目建设经验,积极参与国际海上光伏项目的竞争与合作,将河北的技术和经验推向世界。

在我省首个海上光伏项目中,应用如此多的“首创”建设方式,无疑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推荐阅读

大连庄河Ⅱ、Ⅳ1海上风电场项目招标

本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分公司清洁能源公司大连庄河Ⅱ、Ⅳ1海上风电场项目海上升压站及风机基础防腐维护服务已由项目审批机关批准,项目资金为企业自筹,招标人为华能辽宁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进行公开招标。 2025-09-17

加拿大将大西洋沿岸 60 吉瓦海上风电项目纳入国家建设计划

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于 9 月 11 日宣布首批国家建设项目清单,其中大西洋沿岸 60 吉瓦海上风电开发计划被列为后续重点推进的转型项目之一。该项目将通过新成立的重大项目办公室(MPO)加速审批流程,旨在推动清洁能源转型并强化跨区域能源合作。 2025-09-16

美国加州拨款2.257亿美元推进海上风电港口建设

日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议会宣布,在当前预算法案(SB 105 法案)中划拨 2.257 亿美元资金,用于升级该州港口基础设施,以支撑沿海地区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此次拨款资金来源于 Proposition 4(第 4 号提案),标志着加州在推动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方面再迈出关键一步。 2025-09-16

山东半岛南600MW海上风电项目获批!

2025年8月,烟台市生态环境局正式批复《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5号海上风电一期600MW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标志着这一重大海上清洁能源工程已具备全面启动建设的条件。 2025-09-16

国家电投滨海南区H5 | 东台H7海上风电项目公示

9月11日,国家电投集团江苏电力有限公司 2025年第 91批招标国家电投滨海南区H5、东台H7海上风电项目JS专题报告技术咨询服务中标候选人公示。 2025-09-15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