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8月15日晚,随着陆丰 13-2 平台恢复原油外输,陆丰作业公司整体检修项目顺利收官。该项目聚焦设备优化与安全升级,较原计划提前 8.5 天完成全部任务,在实现提质降本增效的同时,为南海东部油田稳产上产注入了新动能。
抢抓窗口,会战提效率
本次项目涵盖 6 个海上设施的检修作业及“海洋石油 121”FSO 坞修作业,作业规模创下陆丰油田投产 32 年来之最。
“海洋石油 121”坞修是此次整体检修作业的主线。作业公司通过细化时间节点、动态调整计划,抢抓台风“韦帕”过境时的作业窗口,组织海陆“大会战”,使进坞时间提前了 2.5 天。
面对船厂干坞档期冲突问题,作业公司积极统筹各方资源,逐项排查梳理制约工期的关键因素,科学实施 24 小时连续作业机制,最终较计划提前 6 天完成坞修作业。
高质量、高效率、零事故
本次整体检修完成了中控系统国产化升级、生产工艺系统升级改造等重点项目,同时完成了腐蚀管线与阀门更换、各类容器清罐、在线电仪设备维修等常规检修工作。
作业公司锚定“高质量、高效率、零事故”目标,提前 6 个月筹备,精准落实人员、物料准备及到货情况,编制并持续完善检修方案,逐项开展风险评估,为作业顺利推进筑牢保障。
“靠前指挥”筑防线
检修期间,作业公司积极应对非常规作业多、项目难度大、现场作业点多面广、整体工期紧张等挑战,全面推行现场带班机制,领导班子下沉一线、靠前指挥。
通过全程旁站监督,把控施工安全与质量标准,实现现场风险的精准管控,集中攻克了一批制约生产运维的难题,累计完成隐患整改项目 170 项,为陆丰油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