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中山大学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海琴”号开展首次深海试验

2025-08-19 15:26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海洋装备
8月13日,“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从珠海启航,前往南海海域开展海试和科学应用试验。本航次由中山大学牵头组织实施,航期25天,将开展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ROV)“海琴”号首次深海试验,实现科考船对深海科研目标的精确定位观察和样品获取。

“海琴”号深海ROV加装于“中山大学”号科考实习船船体,这套ROV针对深海探测场景研制,具备自动定向、悬停定位、自动巡线等智能作业能力,搭载高清摄像机、多功能机械手、高分辨率侧扫声吶、探测传感器,为立体化开展深海科学研究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据悉,本航次也执行“海斗一号”深海科学应用任务,开展多学科的海底采样。该任务是由中山大学承担的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课题,“海斗一号”是全海深自主遥控无人潜水器(ARV),最大工作深度达11000米,可实现自主、遥控及混合模式操作,水下连续作业时间可达12小时,具备海底地形探测、参数测量与取样能力。

本航次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教授苏明介绍“航次将围绕南海北部陆架坡折断裂带、海底麻坑形成机制、中沙海台上升流与生物群落演替、人工鲸落等开展科学应用研究,利用‘海琴’号和‘海斗一号’获取南海多个工区的海底样品、高清图像及海洋环境数据,助力提升我国深海装备技术水平,推动我国深海地质、生态与气象等领域的科学研究。”

“中山大学”号是目前国内设计排水量最大、综合科考性能最强的现代化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自投入使用以来持续深耕深海探测领域。据悉,截至2025年7月,该船已执行23个科考航次(段),累计出海488天,航行约56982海里,超过1700人参与航次任务,为我国海洋科学研究与装备试验提供了坚实支撑。

推荐阅读

海油工程珠海基地创新工艺:24套超深水吸力锚“躺着”建成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海油工程珠海深水装备制造基地传来喜讯,24套2000米级超深水吸力锚在广东珠海全部交付离港。与传统吸力锚建造接长模式不同,这24套吸力锚是采用创新的卧式接长工艺躺着建成的。在吸力锚项目建造过程中,传统工艺常采用立式接长工艺。该工艺需要在筒体内外壁搭设高空作业平台,工人需登上脚手架进行施工作业。然而,这种工艺存在诸多弊端:施工耗时长,且长期高空作业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为此,海油工程珠海深水装备制造基地大胆... 2025-08-19

“法特 阿尔卡尔”号——沪东中华第52艘LNG船

海洋能源网获悉,8月15日,沪东中华造船为卡塔尔能源项目打造的第7艘17.4万方LNG船“法特 阿尔卡尔”号顺利命名,这是公司在一个月内为该项目命名的第2艘船,彰显卓越建造实力,为建厂97周年献上大礼。 2025-08-18

巨力索具拟投资1亿元设立海洋科技子公司 拓展海洋工程领域业务

海洋能源网获悉,8月14日,巨力索具(002342.SZ)公告透露,公司计划用1亿元自有货币资金,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巨力索具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该子公司注册地址为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保税区泰江道,拟定经营范围涵盖海洋工程、海洋工程装备销售等。巨力索具作为国内知名的索具制造企业,一直致力于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多元化发展。此次设立海洋科技子公司,旨在进一步拓展公司在海洋工程领域的业务版图,提升公司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此次... 2025-08-15

“问海三号”工程运维船开工!

海洋能源网获悉,2025年8月12日上午,“问海三号”工程运维船项目建造开工仪式在烟台打捞局隆重举行,崂山实验室、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岛市海洋发展局、中国船级社青岛分社、青岛蓝谷管理局、青岛海洋科技中心、国实科技集团、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烟台打捞局等单位代表参加开工仪式,并就高质量推进船舶建造工作进行研讨。 2025-08-14

海上试验见证助力深海装备国产化研制

2025年8月10日下午,海南省深海技术创新中心深海技术装备综合试验与检测中心(以下简称“检测中心”)圆满完成两项国产化装备研制项目的海试见证工作。检测中心作为独立第三方派员全程参与,首次完成两项国产化深海技术装备海上试验指标验收的见证任务,标志着检测中心海上试验支撑保障业务拓展迈出走向市场化的关键一步,国产深海装备性能验证服务范围从陆地走向深海,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2025-08-14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