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自研新型钻井液用降粘剂成功实现国产化

2025-08-06 12:02     来源:中海油服COSL      海上油气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由中海油服油田化学事业部完全自主研发和生产 的钻井液用降粘剂羧酸聚合物D-THREMTHIN L在超高温一类风险井涠洲10-5某井成功应用,应用温度199℃,应用性能良好,一举打破高温高密度钻井液降粘剂依托外部市场的不利局面 ,以自主技术和产品为我国海洋油气开发奠定安全基石。

超高温高压环境易使钻井液出现聚集、钝化现象,造成钻井液的流动性变差,粘度增加。抗高温降粘剂是超高温高压水基钻井液的关键处理剂之一,可起到降低钻井液的粘度和切力、调节钻井液流变性等作用,是业内解决高温高压水基钻井液高温高压作业环境下最有效的化学方法。该材料长期被少数外部供应商垄断,随时面临断供风险。市面常见产品体系配伍性差,抗高温效果有限且环境不友好,成为制约高温高密度油气勘探开发效益提升的一大瓶颈。

为此,油田化学研究院依托公司级在研揭榜挂帅项目《超高温高压储层保护钻完井液体系研究》,自2023年开始,通过室内体系宏观性能测试和微观分子结构认知 ,从降粘剂的作用机理入手设计,通过上千组实验,成功开发出性能优良的钻井液用降粘剂羧酸聚合物,产品生产工艺简单,利用蓝海博达科技有限公司原有生产线即可实现自产 。

相较于市面常见产品,该钻井液用降粘剂羧酸聚合物不仅具备配伍性好、热稳定性好、成本低、环境友好 的特性,抗温最高可达220℃,且降粘率高 ,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本次海试的是涠洲10-5区块潜山深层勘探关键工程项目,井底温度高达199℃,实钻钻井液密度最高2.12g/cm3,对钻井液性能要求极为严苛。项目开始前,油化湛江作业公司全面梳理作业要求与潜在风险,通过上百次室内实验,制定出具体作业方案。现场作业期间,井下突发钻遇高压油气层,作业公司充分发挥揭榜挂帅科研机制在生产一线作业单元中的科技作用,通过引入钻井液用降粘剂羧酸聚合物D-THREMTHIN L,体系降粘效果显著,钻井液性能得到极大改善 ,顺利压稳地层,实现井控目标。引入钻井液用降粘剂羧酸聚合物不仅为甲方节省约2天工期 ,直接节省因采用高品质重晶石等带来的额外费用约390万元。产品的成功应用不仅标志着公司在高温高压水基钻井液技术领域塑造了新的核心竞争优势,也为后续产品的完全国产化提供坚实保障。

未来,油田化学事业部将持续加强关键技术储备,为打通自主产品“研产用改”一体化循环发展持续发力,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海洋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荐阅读

惠州25-8B平台组块完工离港,开启海上安装新阶段

8月14日,惠州25-8B平台上部组块在“海洋石油228”驳船的托举下,缓缓驶离山东青岛海洋工程建造场地港口。这标志着南海东部油田重点产能建设项目——惠州25-8油田综合调整项目,实现组块陆地建造完工,开启海上安装新阶段。 2025-08-15

单日增油超120立方米,地质工程一体化助推老井批量射孔质效双升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曹妃甸11-6-D33井实施上返补孔作业后,日产油量提升近2倍, 增油效果显著。包括该井在内,工程技术作业中心渤西井下作业项目组秉持地质工程一体化理念,创新“无缝衔接+精准施策”模式, 高效实施4口井批量上返补孔作业,总计日增油超120立方米,作业效率较以往提升超20%。 2025-08-13

“海弘”完井系统自研超级一趟多层压裂充填防砂工具蓬莱19-3油田首战告捷

海洋能源网获悉,7月27日,“海弘”完井系统 自研7″超级一趟多层压裂充填防砂系统在蓬莱19-3油田首次应用成功,顺利完成一趟4层压裂充填防砂作业,较比常规防砂工期节约了22% ,第四层充填系数达2529lb/ft,是常规井改造规模的3倍 ,射孔段跨度达414.4米 ,创渤海区域7″超级一趟多层防砂射孔跨度最长纪录。 2025-08-12

中国海油主办海洋油气与新能源先进技术装备交流会在广东汕尾成功召开

海洋能源网获悉,7月30日至31日,由中国海油主办的海洋油气与新能源先进装备技术交流会在广东汕尾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以深蓝智维·绿能融合——海洋油气与新能源一体化、智能装备预知维护与数字化未来为主题,吸引了国内 34 家头部装备企业的代表应邀参会。在交流会上,各企业代表围绕深化自主研发装备技术创新、设备智能运维、新能源装备发展等关键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技术交流与经验分享。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们积极探讨了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推... 2025-08-07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