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我国2吨级eVTOL“凯瑞鸥”完成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

2025-08-04 10:23     来源:中国海油     海上石油 海上油气平台中国海油

海洋能源网获悉,8月3日,我国自主研发的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峰飞航空“凯瑞鸥”,成功完成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这一突破创新了远海物资补给模式,标志着我国在海陆低空物流场景应用中迈出关键一步。

此次试飞由中国海油联合中信海直、峰飞航空共同实施。执飞机型“凯瑞鸥”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获得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和单机适航证的2吨级eVTOL。它装载新鲜水果和紧急药品等物资,从深圳陆地起降点起飞,经过58分钟的跨海域飞行,降落在距离深圳海岸线150公里的惠州19-3平台,成功完成运输任务。

相比传统依赖船舶和直升机的运输方式,eVTOL在运营成本、响应速度、环保性、舒适性以及适应有限起降空间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长期以来,中国海油在南海海域的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主要依赖船运,单程耗时约10小时,难以满足紧急物资调度与应急保障需求。而直升机虽然可以应急调度,但飞行成本较高。

“凯瑞鸥”采用复合翼构型,适用航程200公里,最高速度200公里/小时,载重能力达400公斤。此次试飞成功将航空技术与实际作业需求深度结合,形成了“研制+运营+场景”的低空应用闭环,为未来的低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推荐阅读

涠洲6-8油田二期开发项目顺利投产 为涠洲油田群产能释放注入新动力

海洋能源网获悉,8月27日,中海油有限湛江分公司宣布涠洲6-8油田二期开发项目顺利投产,这标志着该油田的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涠洲6-8油田二期开发项目位于平均水深约29米的海域,依托涠洲油田群现有的油气水处理设施,采用注水开发模式。该油藏为中低渗断块油藏,项目部署了1口分支井和3口水平井。这些井的部署旨在提高单井产能、吸水能力和储量动用程度,同时通过注水补充地层能量,保持注采平衡,进一步挖掘油田潜力,提升原油产量。涠洲6-8油田... 2025-08-29

渤中34-1油田G12井技术创新:解锁渤海复杂油气藏高效开采新路径

海洋能源网获悉,在渤海油田的开发进程中,渤中34-1油田G12井的开发实践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应用了两项创新技术,为渤海油田复杂油气藏的高效开采开辟了全新路径,同时也推动了无固定人员值守平台多层系开采钻完井技术迈向新的发展阶段。G12井所在的区块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宛如一座迷宫。其薄层分布密集,如同蛛网一般,油气靶点分散且埋藏较深。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钻井技术难以精准命中储层,严重制约了开采效率的提升。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工程技术作... 2025-08-29

垦利6-1油田H平台修井项目提前完工 多方协同攻坚助力高效生产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垦利6-1油田H平台修井项目传来捷报,较设计工期提前近5天完工,作业效率提升22%。其中,H9H井通过精细实施储层保护措施,增油效果显著,日产油量超出油藏预估产能3倍,日增产原油超180立方米。作为渤海首个亿吨级岩性大型油田,垦利6-1油田的9个无修井机平台修井作业高度依赖钻完井资源。然而,受困于钻完井作业量大、钻机资源紧张,这一问题成为制约油田高效生产的硬骨头。多方协同,打破生产瓶颈为打破这一困局,工程技术作业中心联... 2025-08-28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2025年中期业绩亮眼:油气产量创新高,盈利能力韧性凸显

海洋能源网获悉,8月27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公布了其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克服了国际油价震荡下行的压力,在增储上产和成本控制方面持续发力,盈利能力展现出强劲韧性,高质量发展的步伐稳健而有力。增储上产成果丰硕,油气产量再创新高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油气勘探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公司共获得5个新发现,并成功评价了18个含油气构造。在中国海域,公司取得了锦州27-6、曹妃甸22-3、涠洲10-5南等重要新发现,并成功... 2025-08-28

赵春明深入“海基二号”平台开展工作

海洋能源网获悉,8月25日,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以下简称有限深圳)党委书记、总经理赵春明前往流花油田海基二号平台,开展安全包保责任人履职及双联系工作。他深入现场,详细了解平台的安全生产情况,与一线员工进行座谈交流,认真倾听他们的声音,着力解决基层员工的实际需求。赵春明对海基二号平台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了解,涵盖安全管理、生产流程、隐患治理以及防腐情况等多个方面。他对流花11-1/4-1油田二次开发项目投产以来海... 2025-08-28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