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我国2吨级eVTOL“凯瑞鸥”完成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

2025-08-04 10:23     来源:中国海油     海上石油 海上油气平台中国海油

海洋能源网获悉,8月3日,我国自主研发的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峰飞航空“凯瑞鸥”,成功完成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这一突破创新了远海物资补给模式,标志着我国在海陆低空物流场景应用中迈出关键一步。

此次试飞由中国海油联合中信海直、峰飞航空共同实施。执飞机型“凯瑞鸥”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获得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和单机适航证的2吨级eVTOL。它装载新鲜水果和紧急药品等物资,从深圳陆地起降点起飞,经过58分钟的跨海域飞行,降落在距离深圳海岸线150公里的惠州19-3平台,成功完成运输任务。

相比传统依赖船舶和直升机的运输方式,eVTOL在运营成本、响应速度、环保性、舒适性以及适应有限起降空间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长期以来,中国海油在南海海域的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主要依赖船运,单程耗时约10小时,难以满足紧急物资调度与应急保障需求。而直升机虽然可以应急调度,但飞行成本较高。

“凯瑞鸥”采用复合翼构型,适用航程200公里,最高速度200公里/小时,载重能力达400公斤。此次试飞成功将航空技术与实际作业需求深度结合,形成了“研制+运营+场景”的低空应用闭环,为未来的低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推荐阅读

张传江调研湛江片区:以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推动高质量发展

海洋能源网获悉,8月1日,中国海油党组书记、董事长张传江深入湛江片区开展工作调研。他实地走访驻湛基层单位,详细了解油气勘探开发、生产运营、科研攻关、技能人才培养以及片区民生保障等情况,并亲切看望慰问了一线干部员工。加强科技创新,提升油气勘探开发能力在有限湛江分公司南海西部石油研究院,张传江认真听取了涠西南油田群及片区整体油气勘探开发情况汇报,并与一线科研人员深入交流。他强调,要持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做好资源统筹,加... 2025-08-04

中集太平洋海工第三艘SPP40石油平台供应船成功上船台

海洋能源网获悉,7月31日,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太平洋海工)第三艘石油平台供应船(船体编号 S1097)顺利完成上船台节点。这一重要时刻得到了多方见证:SPEC 代表赵仲武等项目团队成员、BV 船级社现场经理狄宏宇、现场监理夏江平等监理团队,以及中集太平洋海工风电运维船项目总监刘薛岳、造船项目管理部常务副部长严凯等项目组成员齐聚现场,共同庆祝这一里程碑的达成。该系列多功能石油平台供应船(SPP40)具有卓越的性... 2025-08-01

中国海油党组书记、董事长张传江调研海南片区:锚定目标,多措并举推动高质量发展

海洋能源网获悉,7月30日至31日,中国海油党组书记、董事长张传江深入海南片区开展工作调研。此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片区油气勘探开发、生产运营、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攻关以及绿色低碳转型等多方面情况,同时实地查看中国海油对口帮扶工作进展,并看望慰问一线干部员工,为实现全年生产经营目标凝聚力量、明确方向。实地考察,把脉园区与码头发展7月30日下午,张传江来到海南澄迈,调研中海油服、海油发展在此建设的产业园。该产业园建成后,将在南海西... 2025-08-01

东方1-1气田13-3区开发项目成功投产 我国海上高温高压低渗天然气开发取得重大突破

海洋能源网获悉,7月29日,中国海油宣布我国海上首个高温高压低渗天然气开发项目——东方1-1气田13-3区开发项目成功投产,测试产量超出预期。这一项目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海上复杂油气资源开发领域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2024年9月,项目新建平台下部导管架在珠海率先开建。导管架高约75米、重约1850吨。中国海油采用陆地立式建造、海上吊装下水的施工方式,实现了效率提升与成本降低。同年底,平台上部组块在天... 2025-07-31

渤中34-1油田多措并举,提升管理质效,自主发力破瓶颈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渤南作业公司渤中34-1油田传来喜讯:WHPB无人平台配电间远程监控机器人安装完成并投入运行,无人平台管控效率大幅提升。这仅仅是该油田生产管理质效双提升的一个缩影。多点发力,生产稳定性再提升油田将WHPB无人平台改造作为重点攻坚目标,海陆紧密联动,电仪专业高效协作,以自检自修为主,成功实施多项关键改造或技术提升工作。通过优化光端机逻辑,实现无人设施与中心平台双链路通讯,通讯系统稳定性显著提升;实施泵工况远传功... 2025-07-30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