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新闻
加快推动非化石能源规模化发展。聚焦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更好发挥新能源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的引领作用,按照海陆齐进、集散并举原则,以能源转型发展九大工程为抓手,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支撑,加快推进海上风电、海上光伏、胶东半岛核电、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一体化、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等五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基地化、规模化跃升发展,促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加快推进文登、潍坊、泰安二期、枣庄庄里等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推动能量型锂电池、压缩空气等新型储能技术推广应用,在大规模风光基地、特高压落点等重点区
2023-01-06
“中国首个百万吨级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已完工,未来可实现‘岸碳入海’,将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碳输送到海上地层中进行封存。”12月12日,证券时报记者从2022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第十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上获悉,能源央企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已在国内率先形成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回注、封存和监测的全套技术和装备体系,开拓了CCUS的新产业和新业态,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022-12-13
在全球加速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六横作为舟山片区重要组成部分,借良港之利,纳天下之“气”,倾力打造 “海上能源岛” ,迎来能源产业发展的“高光”时刻。
2022-12-10
海上光伏的海域使用、开发施工和相应的产品应该遵循怎样的标准?随着浙江、山东、辽宁等省份相继推出鼓励措施,海上光伏正在逐步从规划设想走向落地尝试。
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的《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将开展风电光伏标准体系完善行动。依托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设立标准化示范工程,充分发挥国家新能源实证实验平台的作用,抓紧补充完善一批标准,形成完善的风电光伏技术标准体系。
2022-10-31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及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决策部署,探索实施海域立体综合开发利用,支持海上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现就推进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发电项目海域立体使用要求如下:
2022-09-30
8月22日,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落实支持“滨城”建设若干政策措施的工作方案》,《方案》提出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出台新能源发展空间布局专项规划,重点支持利用油田、盐田等土地资源,建设新能源项目。拓展海域立体利用空间,鼓励利用近海滩涂区、围而未填海域等区域建设海上光伏项目;鼓励利用已建成码头、防波堤及调整后的闲置锚地、划而未用锚地等建设分散式清洁能源项目。争取建立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海上地热项目(南港)涉海审批市级“绿色通道”。
2022-08-15
核能发展对保障安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国家能源局、科学技术部编制的 《“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体现了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自立自强的精神,为贯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的方针提供科技支持。
2022-06-18
为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有关要求,我们组织编制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22-06-06
为深入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助力“海洋强省”建设,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山东省海上光伏资源,根据《山东省海上光伏建设工程行动方案》等有关要求,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红线、港口航道等相关要求前提下,综合离岸距离、水深、波浪、浮冰、地质等因素,重点打造“环渤海”和“沿黄海”两大千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基地。
2022-05-18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焦点话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七二五所科技委主任马玉璞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海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装备,对于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船舶和海工及其他装备制造业发展、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2-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