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新闻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国华投资江苏分公司东台四期30.24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成功登记成为国家能源集团首例新CCER项目。CCER是国家发改委管理的一种碳市场工具,用于衡量和记录企业或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2024年1月,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重新启动,形成强制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双轮驱动、互补衔接的全国碳市场整体架构,业内称为新CCER。它的实施打破了传统的碳交易模式,使得企业甚至地方政府都能够通过实施减排项目,参与到国家排放权交易中,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2025-02-28
近日,椒江举行大陈岛海洋蓝碳交易新闻发布会,通报浙江省首个贻贝海洋蓝碳交易首拍情况。此前,椒江区大陈岛贻贝养殖固碳项目碳资产交易拍卖会在线上举行。经过多轮线上竞拍,浙江水晶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10.05万元总价成功拍得2223吨贝类碳汇,折合人民币45.2元/吨。大陈海域陆地双发力全面评估海洋蓝碳储量和价值蓝碳,又称蓝色碳汇或海洋碳汇,是指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过程、活动和...
2023-11-07
广西首宗“蓝碳”(海洋碳汇)交易在北部湾产权交易所集团广西(中国—东盟)蓝碳交易服务平台挂牌成交,标志着广西落实国家蓝碳先行先试工作取得实质进展。
2023-09-18
5月11日,龙源电力与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国跃,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汪东进出席签约仪式。刘国跃在签约仪式上表示,中国海洋石油集团作为能源央企和全国最大的海上石油开发运营商,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推动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央企改革创新、科技研发应用、国际合作发展等方面走在央企前列。希望双方以签署此次框架协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在清洁能源发展、基地海上风电开发、新能源智能化建设、碳交易、矿产资源勘探等领域深入合作,实现优势
2023-05-16
人们对来自海洋生物的“蓝碳”——海洋碳汇,还比较陌生。其实从渤海湾的芦苇荡,到珠江口的红树林,中国蕴藏着大量蓝碳宝藏。1月1日,《海洋碳汇核算方法》行业标准正式实施,成为中国首个综合性海洋碳汇核算标准;2月28日,全国首单“蓝碳”拍卖在浙江宁波成交……今年以来,蓝碳交易、蓝碳经济快速发展,引起广泛关注。
2023-04-06
自IPCC《蓝碳:健康海洋固碳作用的评估报告》发布以来,国际社会不断推动气候变化框架下的蓝碳议程:鼓励将蓝碳列入国家自主贡献,引入市场机制倡议全球碳市场背景下的蓝碳交易,不断探索其他形式的金融创新以促进保护修复蓝碳资源的项目投资。 我国作为较早开始了解并重视蓝碳及其生态系统的国家之一,也不断推进自己的“蓝碳计划”:积极参与国际蓝碳议程,扎实推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攻关,相关政策制定和行动实践也为蓝碳市场建设的探索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基础和丰富的经验积累。
2023-03-24
不能否认,海洋碳汇确实会导致海洋酸化。因为大量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会形成碳酸,使得海水的酸碱度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积极认识和发挥海洋碳汇的作用,不能因为有负面影响就抵制海洋碳汇的发展。
2023-03-21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司法服务的意见》,加大裁判规则和裁判标准的供给力度,助力绿色发展。
2023-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