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观测新闻
海洋能源网获悉,11月8日至10日,海洋土木工程技术创新大会在海南省三亚市胜利召开。会议围绕海洋资源能源开发、深远海风电、海洋管缆工程、海洋观测预报等新技术开展深入探讨与交流。本次大会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主办,由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科技部海洋土木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联合承办。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浙江大学、海油工程、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
2024-11-12
海洋能源网获悉,6月17日,上海市发改委核准批复金山海上风电场一期项目 (海上部分)。许可内容:项目场址位于上海市金山区杭州湾北部海域,场址中心离岸距离约19.5km,水深10.2至12.0m。本工程总装机规模306MW,拟安装36台单机容量为8.5MW的风力发电机组,建设一座220KV海上升压站和一座陆上集控中心,同时配套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洋观测站网建设、交通安全监管平台等,总投资31.27亿元。
2024-06-27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河北省 《自然资源标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发布。文中提出,健全完善海洋开发利用和保护标准体系。 推进我省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海域使用权规程修订工作,研究编制海域使用现状调查与监测技术指南地方标准,提高海域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探索建立我省海洋在线观测体系、海洋生态灾害调查评估及预警监测等地方标准,提升海洋观测预报、预警监测和减灾能力;研究编制县级海洋生产总值核算技术指南,推动地方海洋生产总值核算工作。
2024-02-29
海洋能源网获悉,北京时间2024年1月24日,“全球海洋观测伙伴关系(Partnership for Observation of the Global Oceans, POGO)”第25次年会在墨西哥恩塞纳达开幕。来自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英国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德国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极地海洋研究所、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所以及中国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等全球海洋科研院所、国际组织(计划)的负责人和专家学者80余人参加了此次年会。
2024-01-25
(一)围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装备、海洋渔业、海洋新材料、海水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防灾减灾、海洋观测监测、海洋管理、海洋信息等领域,承担有关重大研究任务,开展关键性和共性技术的研究。
2024-01-09
近日,以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为依托单位,联合浙江海洋大学、舟山力源海洋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共建的自然资源部舟山潮流能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组织的综合论证并获得批复建设。这是我国首个、目前唯一一个聚焦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领域的部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也是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继自然资源部海洋观测技术重点实验室之后获批建设的又一个部级科技创新平台。
2023-12-27
加拿大Oneka技术公司以海浪动力型“Iceberg”浮标来进行海水淡化并将水抽到陆地,极大地降低了海水淡化的生态成本。该浮标也具备搭载海洋观测传感器的巨大潜力。
2023-10-16
9月25日至27日,“2023年全球海洋院所领导人会议”在青岛召开,会议以“深化海洋合作伙伴关系,促进海洋科学协同创新”为主题,围绕海洋观测与防灾减灾、海洋生态与蓝色碳汇、海洋可持续发展、双碳与海洋可再生能源、未来国际深海大洋钻探计划愿景与目标等内容进行探讨交流,并谋划推进第四届世界海洋观测大会。大会秉承前两届会议精神,以不断加强国际开放合作,持续深化蓝色伙伴关系为宗旨,呼吁全球海洋科技工作者为共建全球海洋科技协同创新网络,助力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建言献策。来自全球35个国家、9个国际组织、140余家海洋科
2023-09-28
2023年9月19日,2023世界海洋科技大会海洋观测与探测技术论坛在青岛举行,论坛以“发展海洋立体观测,助力海洋强国战略”为主题,旨在凝聚全球海洋科技、人才、学术和产业资源,打造世界性海洋学术交流高端平台,助力海洋科学技术长足发展。论坛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崂山实验室、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国家海洋检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办。
2023-09-20
深海锚系浮标是开展大洋水文气象观测的核心装备之一。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制的白龙浮标是国内6000米级深海气候观测锚系浮标系统。近日,白龙浮标实现智能化升级,在青岛成功完成海试,将为深海气候观测提供重要支撑。白龙浮标(图1)是我国参加国际海洋观测计划(GOOS-RAMA) 并通过全球电信系统(GTS) 进行实时数据共享的锚系浮标。经过十余年的自主研发,白龙浮标技术己达到国际同类浮标先进水平。图 白龙智能化浮标在青岛完成海试目前...
2023-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