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15-1平台新闻
3月19日6时许,随着对讲机传来“启动”的指令,位于南海珠江口盆地的中国海油恩平15-1平台响起设备轰鸣声,喷涂有蓝色“中国海油”字体的马达钻具开始缓慢下沉入海。恩平15-1平台正式开启二氧化碳回注井钻井作业。这是我国第一口海上二氧化碳回注井。
2025-03-25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中国海油海能人工智能模型平台成功接入DeepSeek系列模型,并面向全集团开放。这一举措在恩平15-1平台引发了热烈反响,掀起了一股学习和应用的热潮。海能智问上线后,员工们热情高涨。在公司内部交流群里,相关话题热度不断攀升,大家纷纷分享使用体验。从查规章制度到找勘探资料,海能智问让工作效率大幅提高。平台安全监督阳斐表示:公司安全体系庞大,内容、版本也较多。以前找资料,得在多个系统里翻找,现在通过‘海能智问&...
2025-02-27
海洋能源网获悉,截至9月初,我国首个海上百万吨级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投用以来,已累计封存二氧化碳超5000万立方米,为油田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推动油田绿色低碳高效开发再上新台阶。恩平15-1平台位于南海东部油田,是亚洲最大的海上原油生产平台。平台所在的恩平15-1油田油藏条件特殊,二氧化碳含量极高。为了避免二氧化碳伴随油田开发逸出至大气中,2023年6月1日,我国首个海上百万吨级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在此投用。二氧化碳封存回注,...
2024-09-12
海洋能源网获悉,4月下旬,亚洲最大原油生产平台传来捷报,随着恩平15-1平台最新一口开发井完钻,这标志着恩平15-1、15-2油田13口新井实现全面完工。高质量完成提速、提质、提效、提产的四提目标,有力的推动南海东部油田增储上产再上台阶。钻井期间,该项目两次打破中国海油钻完井周期最短纪录——恩平15-2-A2H井钻井周期29.94天,打破中国海油6001-6500米水平井钻井周期最短纪录;恩平15-2-A2H井完井周期3.79天,打破中国海油6001-6500米(仅下筛管)...
2024-04-23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恩平15-1平台伴随着主发电机C机成功启动的轰鸣声,我国海上首套国产大功率原油主机的首次6000小时中修作业安全完成。恩平15-1平台是目前亚洲最大海上原油生产平台,其配备了我国海上首套7600千瓦国产原油发电机组。截至目前该机组已累计安全运行超2.3万小时,总发电量超7.7万兆瓦,为油田安全生产持续保驾护航。...
2024-03-16
截至11月中旬,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自今年6月1日投用以来,已累计封存二氧化碳超过2000万立方米,为油田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注入动能。恩平15-1平台是亚洲最大的海上原油生产平台,也是所在油田群的中心平台。油田群高峰日产量超7000吨 ,通过一套二氧化碳回注系统和二氧化碳回注井,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被捕获、分离、加压至气液混合的超临界状态,正以每小时超8700立方米的速度回注至距平台3公里海底地层800多米 的咸水层中。
2023-11-23
深圳西南约200公里,南海东部海域,深蓝海面上泛着波光,一望无际。从空中俯瞰,矗立于此的恩平15-1平台,在阳光照射下耀眼夺目。这是亚洲最大的海上石油生产平台,拥有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6月1日9时30分,随着平台上高碳原油生产井、生产处理系统、二氧化碳压缩机及分子筛脱水橇等设备依次启动,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被捕获、分离、压缩,并通过一口回注井被注入海底地层,实现稳定封存。这标志着我国成功掌握海上二氧化碳捕集、...
2023-06-13
距离海岸线150公里,水深90米,这是中国海油位于中国南海恩平15-1油田群中的海上原油钻采平台恩平15-1平台所在地。近日,记者在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通过VR“全景式”体验了恩平15-1平台从钻采原油到提炼原油、运输原油的全过程。
2023-06-01
近日,我国海上首口二氧化碳回注井在恩平15-1平台顺利完工,标志着我国初步形成海上二氧化碳注入、封存和监测的钻完井技术体系。恩平15-1油田是我国南海首个高二氧化碳油田。回注井投入使用后,将规模化向海底地层注入、封存伴随海上原油开采产生的二氧化碳,有效解决了海上油田开采伴生二氧化碳的问题。据了解,回注井是部署在恩平15-1油田的一口浅层大位移井,垂直深度近900米,水平位移却超3000米,水垂比超过3.59。在钻井领域,水垂比越大意味着...
2023-05-24
3月19日6时许,随着对讲机传来“启动”的指令,位于南海珠江口盆地的中国海油恩平15-1平台响起设备轰鸣声,喷涂有蓝色“中国海油”字体的马达钻具开始缓慢下沉入海。恩平15-1平台正式开启二氧化碳回注井钻井作业。这是我国第一口海上二氧化碳回注井。恩平15-1平台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海上石油生产平台,去年12月7日投入使用。该平台搭载我国首套海上二氧化碳封存装置,模块重约750吨,核心设备包括二氧化碳压缩机橇、分子筛、冷却器等。
202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