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新闻
在全球加速推进清洁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海上光伏作为重要的新能源开发领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山东海洋集团蓝鲲海工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凭借自主研发的国内首艘专为海上光伏项目设计建造的特种工程船——“蓝鲲02”,在中电建青岛即墨海上光伏项目中发挥关键作用,成为海上光伏建设的先锋力量。
2025-07-30
海洋能源网获悉,7月23日,电气风电党委副书记、总裁王勇一行到访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华能清能院),与华能清能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卫东举行会谈。双方围绕双碳背景下海上风电、光伏产业、新型储能与风光储氢一体化绿色科创示范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王勇表示,近年来,电气风电凭借自身在产业门类、技术能力、品牌实力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全方位布局新能源产业板块。电气风电在海上风电、光...
2025-07-25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由南通远洋配套/威海重工科技总包承建的国内首套3000KVA智能高压岸电系统 ,在南通中远海运川崎正式交付投运。这座矗立在长江岸线的6600V“电力堡垒”,搭载全球尖端的构网型变频技术,创新配备了全自主轨道巡检机器人,彻底革新传统岸电运维模式,为“双碳”目标贡献绿色力量。
2025-07-23
海洋能源网获悉,7月9日上午,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三峡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伟平到访上海电气,与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磊举行会谈,双方围绕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深化新能源领域合作展开深入交流。
2025-07-11
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是保证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太阳能是一种洁净、可再生的一次能源,不消耗矿物质能源、不污染环境,建设周期短、建设规模灵活。海上光伏不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海面广阔无遮挡,天然“恒温”、海风清洁、光照更优,太阳能利用效率高,适合大规模连片建设。
2025-07-09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正从陆地走向深蓝。近日,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该项目是我国首个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这道矗立于黄海之滨的"蓝色长城"不仅标志着我国在海洋新能源开发领域实现关键突破,更彰显了技术创新赋能能源革命的深层逻辑。
2025-07-08
在迈向双碳目标的征程中,海上风电场如巨人般矗立在深蓝海洋之上。单桩基础作为其根基,以毫米级的精准度抵御惊涛骇浪,为清洁能源的未来保驾护航。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一特殊主人公——海上风机单桩基础的精密制造全流程,见证中国制造如何以钢铁之躯,托起绿色能源的明天。一、钢板下料:单桩诞生的起点在自动化等离子切割机的精准操作下,85毫米厚的庞然钢躯被切割成块,火花四溅。这不仅是单桩制造的第一步,更是海上风机全生命周期制造的正式开启。...
2025-07-08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央视记者深入太平湾风电母港国际产业园进行深度专访,将这片新能源产业的热土推向了聚光灯下。中国水电四局大连公司(以下简称大连公司)作为首批抢滩落户太平湾合作创新区的企业之一,深度融入这片充满活力的产业热土,凭借实干精神和卓越担当,成为推动园区发展的核心力量与关键支撑。大连太平湾合作创新区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论述和双碳目标的重要指示,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核心发展方向。太平湾合作创...
2025-07-04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由中海油研究总院牵头的‘海萤’海上油气田电站烟气余热ORC发电技术装置研究项目在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获评《2025能源产业生态报告》践行双碳目标优秀案例。该论坛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办,《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国企》杂志承办,于北京昌平成功举办。海萤项目以海上油气田开发的源头创新为依托,形成了总体方案技术成果,并联合国内优势企业共同开展国产化装备研制。该项目成功建立了以中国...
2025-07-02
泽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泽清新能源”)是一家平台型科技服务公司,以新能源汽车换电服务为核心业务,创新融合光伏发电、储能系统与智能换电技术,构建"光储换"一体化智慧能源服务生态,覆盖单一及复合应用场景。依托数智化技术与平台化服务,企业链接上下游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推动用户侧能源系统与智能电网高效互动,深度融入虚拟电厂体系,打造低碳能源服务新场景。聚焦零碳社会愿景,公司致力于通过技术赋能与模式创新,助力中国双碳目标实现,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用户用能成本优化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多维价值支撑,成为智慧能
202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