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化石能源新闻

海水直接电解制氢连获重大突破,产业化在即

随着海上风电装机逐渐深远海化,其导致的电力远距离输送的损耗问题日趋明显 。采用风电耦合海水制氢是实现由化石能源向绿色清洁能源转变的理想途径,同时该方法还可以促进新能源电力消纳。 按照是否需要提前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海水制氢分为海水直接电解制氢和海水淡化后再电解制氢两类路线 。海水间接制氢即海水淡化后再电解制氢,本质上是淡水制氢。相比于海水淡化后再电解制氢,海水直接制氢路线简化了工艺流程,也因此更容易实现降本目标。 2023-03-09

全国政协委员侯茂丰建议:支持海南加快发展海上风电产业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政协副主席、致公党海南省委会主委侯茂丰建议,支持海南加快发展海上风电产业。 “充分利用海南自身优势发展海上风电产业,是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清洁能源岛的重要支撑。”侯茂丰表示,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加快发展东中部分布式能源,有序发展海上风电。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对海南加快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清洁能源岛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3-03-06

李留罐:“海上风电+海水制氢”模式将是未来电解水制氢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近日,国内首例集滩涂光伏储能海水制氢一体化项目在大连正式开工。随着风电等可再生能源装机逐渐走向深远海,电力远距离输送损耗问题日益显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项目开始采用风电耦合海水制氢模式,实现由化石能源向绿色清洁能源转变,解决深远海新能源电力消纳难题。 业界普遍认为认为,虽然海水制氢这一技术路径极具前景,但现有电解水技术大都基于纯水,目前海水制氢在装备技术、降本路径等方面尚有诸多瓶颈,短期内将以试点示范为主。 2023-02-20

解读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加快推动非化石能源规模化发展。聚焦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更好发挥新能源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的引领作用,按照海陆齐进、集散并举原则,以能源转型发展九大工程为抓手,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支撑,加快推进海上风电、海上光伏、胶东半岛核电、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一体化、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等五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基地化、规模化跃升发展,促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加快推进文登、潍坊、泰安二期、枣庄庄里等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推动能量型锂电池、压缩空气等新型储能技术推广应用,在大规模风光基地、特高压落点等重点区 2023-01-06

国内研究团队成功制备大面积3D Janus多孔膜

浩瀚的蓝色海洋蕴含着无穷的资源和能量,有希望成为日渐枯竭的传统化石能源的重要替代选择。目前,蓝色海洋能源/经济的开发利用成为全球各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除了人们熟知的海上风能、潮汐能等蓝色能源之外,江河入海口由于海水和淡水盐度存在显著差异,两者界面混合存在渗透压、稀释/吸收热、盐度电位差等盐差能,是另一种典型的蕴涵量巨大的海洋绿色清洁新能源。 2019-01-16

国内外海洋温差能发电技术最新进展及发展建议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社会对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日益重视,加上化石能源日渐枯竭,海洋能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逐渐走人人们的视野,加快开发利用海洋能已成为世界沿海国家和地区的普遍共识和一致行动。 2018-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