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海水直接电解制氢连获重大突破,产业化在即

2023-03-09 09:38     来源:欧洲海上风电     风电耦合制氢 海水电解技术 海水制氢海水淡化
随着海上风电装机逐渐深远海化,其导致的电力远距离输送的损耗问题日趋明显 。采用风电耦合海水制氢是实现由化石能源向绿色清洁能源转变的理想途径,同时该方法还可以促进新能源电力消纳。

按照是否需要提前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海水制氢分为海水直接电解制氢和海水淡化后再电解制氢两类路线 。海水间接制氢即海水淡化后再电解制氢,本质上是淡水制氢。相比于海水淡化后再电解制氢,海水直接制氢路线简化了工艺流程,也因此更容易实现降本目标。

同时海水直接制氢虽优势明显,但当前该技术路线尚未实现工业化,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采用直接电解制氢路线时,海水中的氯离子被氧化为氯气以及次氯酸根,会对电解槽产生严重腐蚀;不溶物在离子交换膜和催化剂表面的沉积黏附,导致催化剂快速失活;海水中的氢离子以及氢氧根离子浓度不高,会明显制约电解效率。

面对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时催化剂易失活、设备腐蚀严重、电解效率低等技术难点,国内外企业、高校和科研结构进行了大量研究,旨在探索出一条可规模化且经济性较高的海水制氢技术路线。近半年来,来自国内外高校的多个研究团队先后在海水直接电解制氢实现突破,并正在积极推进产业化 。

深圳大学、四川大学谢和平院士团队

2022年11月30日,深圳大学、四川大学谢和平院士团队在Nature期刊上发表了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相关研究成果。该研究采用物理力学与电化学相结合的全新思路,建立了相变迁移驱动的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全新原理与技术,彻底隔绝海水离子,实现了无淡化过程、无副反应、无额外能耗的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原理与技术重大突破。

谢和平院士团队研制了全球首套400L/h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与装备,在深圳湾海水中连续运行超3200小时,令人信服的从海水中实现了稳定和规模化制氢过程!此外,进一步开发了酸性和碱性固态凝胶电解质,以表明相变迁移策略适配不同电解质材料并有望伴随PEM和AEM电解技术迭代发展。

随后,2022年12月16日,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与深圳大学、四川大学谢和平院士团队,共同签署了“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原创技术中试和产业化推广应用”四方合作协议 。

天津大学凌涛教授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乔世璋教授团队

2023年1月30日,天津大学凌涛教授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乔世璋教授团队合作在Nature Energy期刊上发表了海水制氢研究成果。该成果通过在常见的催化剂表面引入硬路易斯酸材料,在催化剂表面构建了局部碱性的反应微环境,在不经过净化、脱盐处理和不添加强碱的条件下,在近中性的天然海水中实现了高效稳定的电解制氢 。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 University)

2023年2月消息,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在SMALL期刊上发表论文称,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专门用于海水的特殊催化剂:多孔N-NiMo_3P。这种新型催化剂使用时所需能量很少,且可在室温下使用。虽然此前已有科学家开发出用于海水裂解制氢的其他催化剂,但它们很复杂,难以规模化生产。研究团队此次通过一种简单的方法改变了催化剂的内部化学性质,使它们相对容易大规模生产。

研究团队已为相关技术申请了专利,计划首先开发出一个电解槽原型,结合一系列催化剂来生产大量氢气。

韩国现代重工

2021年3月,韩国材料科学研究所宣布,该所的研究团队在韩国国内首次成功开发了可利用海水直接生产绿氢并划时代地降低氢气生产单价的“阴离子交换膜(AEMs)海水电解技术”。现代重工已与釜山大学、韩国材料科学研究所共同开发了海水电解催化剂及电极技术,与首尔大学共同开发了水电解系统工程解析模型等。

2023年2月,现代重工、韩国造船海洋、现代石油银行、韩国材料科学研究所、首尔大学、釜山大学、三星泰科、HEESUNG CATALYSTS CORPORATION等8家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共同签署了海水电解系统(seawater electrolysis system, SES)核心技术开发业务协议。

推荐阅读

“十四五”时期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思路与主要任务

“十四五”时期仍是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大有可为的成长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海洋经济重要论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企业为主导,坚持以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驱动为根本动力。 2023-02-28

新型催化剂让海水制氢更“绿色”

长期以来,人们将氢视为清洁燃料。尤其是对制造业、航空业和航运业等难以脱碳的行业来说,氢能更是应对关键能源挑战的潜在解决方案。 然而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氢气都提取自化石燃料,每年会造成约8.3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这相当于英国和印度尼西亚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之和。裂解水制氢虽然可以做到无碳排放,但成本昂贵,从商业角度看基本行不通,因此该方法制取的氢气仅占全球氢气总量的1%。 2023-02-22

澳大利亚国际团队海水制氢新突破!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可直接将海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而无需脱盐。最新从海水中直接制取氢气的方法简单、可扩展,且比目前市场上的任何“绿氢”生产方法都更具成本效益。相关研究论文刊发于最近的《SMALL》杂志,朝真正可行的绿氢工业迈出了关键一步。 2023-02-20

乐东又添一座深远海养殖旅游平台 将扩大深海养殖规模并探索海上旅游

2月9日,海南第二座半潜式深远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普盛海洋牧场3号”在乐东黎族自治县龙栖湾投产,将与之前投产的“普盛海洋牧场1号”联动,扩大深海养殖规模,同时探索海上旅游。 2023-02-10

国内首例集海水淡化、滩涂光伏、储能、电解制氢为一体的项目开工

1月28日,大连市普兰店区举行海水制氢产业一体化示范项目暨区2023年第一批项目开工仪式。 大连市副市长冷雪峰、市政协副主席楚天运出席,大连洁净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邵阳出席并致辞,大连洁净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田鲁炜出席,区委书记周振雷出席并宣布项目开工,区委副书记、区长姜斌出席并致辞,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吴作江、区政协主席王继晓、区委副书记李光出席。 周振雷宣布海水制氢产业一体化示范项目暨2023年第一批项目开工。 2023-02-03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