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海洋成油气增储上产主渠道

2022-11-16 16:17     来源:经济日报     垦利6—1油田 渤海油田海洋强国海洋深水油气田
近日,渤海亿吨级大油田——垦利6—1油田最大区块7座平台全部完成海上安装,为项目按期投产打下基础。

垦利6—1油田是我国渤海莱州湾北部地区勘探发现的首个亿吨级大型油田,也是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2022年在建的最大原油增产项目,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亿吨,建成投产后可供100万辆汽车行驶20余年。

海油工程项目分公司总经理陶付文介绍,此次安装完成的中心处理平台重量超过15000吨,是目前渤海最重的采油平台,可同时容纳80名员工投入生产。项目使用双线作业模式,统筹指挥两支船队同时作业,高效完成14个结构单体海上安装,累计安装重量达3.6万吨。

10月份,中国海油宣布,在海南岛东南部海域琼东南盆地再获勘探重大突破,发现了我国首个深水深层大气田宝岛21—1,探明地质储量超过500亿立方米,实现了松南—宝岛凹陷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最大突破。

同样,10月底中国海油发布的三季度报显示,公司实现总净产量461.5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9.3%,创历史同期新高。第三季度,公司净产量156.8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8.8%。其中,中国地区净产量同比上升6.8%,达106.9百万桶油当量。

据悉,前三季度,公司共获14个新发现并成功评价20个含油气构造,共有6个项目成功投产,另有7个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同时,中国海油首套自主研发的深水水下生产系统和浅水水下生产系统正式投用或完成安装,对未来全海域油气田有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确定了战略目标。同年,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座第六代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正式开钻,拉开了我国油气开发挺进深水的大幕。

此后,我国组建形成了以“海洋石油201”“海洋石油720”等为代表的“深水舰队”,相继攻克了常规深水、超深水及深水高温高压等世界级技术难题,创新了深水开发模式,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水技术体系,具备了从深水到超深水,全海域、全方位的作业能力,使我国跃升成为全球能够自主开展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国家之一。

目前,我国已在相关深水海域发现了10余个大中型油气田,成功实现了深水油气田的自主开发,深水油气已成为我国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来源。以深海天然气产量为例,2021年中国海洋天然气产量达19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亿立方米,涨幅5.4%。

推荐阅读

夯实基础研究!中国工业大奖“深海一号”工程背后的“中国理论”

近日,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工程荣获中国工业大奖。深海一号大气田于2021年6月25日正式投产,是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天然气田,也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水深最深、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超深水大气田,平均作业水深1500米,最大井深4000米,探明天然气储量超1000亿方,可供一个地级市(人口200-300万)生活用气300年。其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深海油气勘探开发从水深300米跨越到1500米,也标志着我国油气勘探向深海、远海迈出极... 2023-04-10

中国海油:能源报国新征程 矢志一流再攀峰

距离海南岛150公里深海一号生产平台巍然矗立,如今这个中国海洋工程建造领域的集大成之作,保持高产稳产之势累计产气量已突破30亿立方米。不负殷切嘱托 奋楫蓝海潮头总有一些时刻,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三亚考察时视频连线深海一号生产平台,诚挚问候一线海洋石油工人,嘱咐他们注意安全、保重身体。总书记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 2023-04-10

关于召开2023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高端研讨会的通知

汇聚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领域高端智力,搭建海洋环境保障领域关键技术攻关、业务系统开发和信息产品研制的交流合作平台,推动我国自主保障能力提升,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2023-04-06

中国海油:入海的不止是岸电,还有绿电!

近日,渤海油田获得绿色电力证书及绿色电力消费凭证。本次核发的绿色电力是秦皇岛32-6、曹妃甸11-1油田群。2023年1月所用全部绿色电量总量达69324兆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 5.73万吨,二氧化硫 32.58吨,氮氧化物 29.8吨。是不是感觉空气都清新了?绿色电力证书,是国家对发电企业所生产的每1兆瓦时绿色电力,颁发的具有唯一代码标识的电子凭证。简单来说绿证就是每1兆瓦时绿电的身份证,企业每认购1兆瓦时绿电可以获得1个绿证。绿色电力消费... 2023-04-06

海油工程牵头起草的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近日获悉,由海油工程牵头起草的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业 水下生产系统的设计和操作 第2部分:非粘结挠性管系统》(GB/T 21412.2-2022)(以下简称非粘结挠性管系统)已于2023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国家标准由海油工程、中海油研究总院共同起草完成。非粘结挠性管系统标准共包括非粘结挠性管设计、材料、制造、测试、文档、标识和包装的七个方面的最低技术要求。适用情形带端部配件的非粘结挠性管;甜性和酸性介质,包括油、气、水和各类化... 2023-04-04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