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中国海油:入海的不止是岸电,还有绿电!

2023-04-06 10:21     来源:中国海油     绿电 岸电中国海油渤海油田可再生能源
近日,渤海油田获得绿色电力证书及绿色电力消费凭证。本次核发的绿色电力是秦皇岛32-6、曹妃甸11-1油田群。2023年1月所用全部绿色电量总量达69324兆瓦时。

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 5.73万吨,二氧化硫 32.58吨,氮氧化物 29.8吨。是不是感觉空气都清新了?

绿色电力证书,是国家对发电企业所生产的每1兆瓦时绿色电力,颁发的具有唯一代码标识的电子凭证。简单来说绿证就是每1兆瓦时绿电的身份证,企业每认购1兆瓦时绿电可以获得1个绿证。

绿色电力消费凭证 ,记录了每1千瓦时绿色电力的交易、售电、生产、消费、结算等各环节数据,能够实现绿色电力全生命周期追踪溯源。

渤海油田是如何拿到绿证的?

渤海油田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在冀北地区年度绿色电力交易公告发布后,组织专人研读市场化交易政策开展市场调研、锁定市场资源,再结合油田实际减排需求制订引入策略,成功参与冀北地区绿电交易拿到油田历史上首批国家核发的69324个绿证,为渤海油田使用的每一度绿电办理了“身份证”。

为什么不全海域推广绿电?

事情可没有那么简单。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受天气变化、季节因素的影响较大,有时会导致电力不稳定。渤海油田双管齐下,一方面大规模推进岸电入海工程,以陆地电网稳定充足的火电为保障,另一方面不断引入绿电,逐步实现清洁能源替代,为上游油气开发领域实现碳中和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四五”期间,渤海油田将逐年扩大绿电购入规模,不断提高清洁能源占比,发挥传统油气产业与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优势,助力海油绿色转型发展再提速。

推荐阅读

中国海油海上风电项目“多点开花”!

近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披露,2022年公司重点推动海上风电项目建设,首座离岸距离100公里以上、水深100米以上的“双百”漂浮式风电平台完成浮体总装。中国首个直接为油田生产设施、高渗透率直接供电的分散式风电项目蓬莱分散式风电项目正式启动。中国海油首个大型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海南CZ7海上风电示范项目获得核准。此外,成功获取上海金山3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 2023-04-07

中国海油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

高效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油气产量保持快速增长。年内,共有9个新项目顺利投产,40余个产能项目在建。渤海油田稳居中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南海东部油田提前达到上产目标,海外业务发展质量显著提升,陆上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大幅上涨。公司全年油气净产量增至623.8百万桶油当量,刷新公司净产量纪录。 2023-04-07

中国海油:充分释放数字化转型新动能,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前不久,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针对能源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需求,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融合应用为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中国海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推进生产智能化、经营管理数字化、系统优化整合及数据治理,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海油几家数字化转型示范单位,看看这些企业有啥秘密武器,前方... 2023-04-07

新能源产业的增速放缓,市场前景依然乐观

2023年1月1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2年能源工作成绩单:2022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装机37.63吉瓦,同比减少21%。这是自2015年以来,我国风电装机出现的首次负增长。光伏新增装机达87.41吉瓦,尽管增幅达60%,但总量仍低于预期的100吉瓦。新能源产业的增速放缓,引起广泛关注。2020年,由于受国家补贴政策的刺激,国内陆上风电上演抢装潮,随后2021年海上风电也上演了抢装潮,新能源电力装机容量也实现爆发式增长。而进入2022年,新能源发展呈降速放缓趋势,尤其是... 2023-04-07

我国石化企业绿色转型的措施研究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十三五期间,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实现低碳发展,仍然需要提高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比例,石油石化行业直面挑战和机遇。为此,本文重点结合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自身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以期推动实现石油石化行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双碳目标背景下,加快推进我国石油石化产业转型的措施推进能源结构清洁低碳化,大力发展天然气产业,加速布局太阳能、风能、地热、氢能等新能源、可... 2023-04-07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