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北海造船首艘31.9万吨超大型原油船提前出坞

2025-07-01 13:42     来源:Seawaymaritime      海洋装备

海洋能源网获悉,6月30日,中船集团北海造船为比利时CMB.TECH旗下的油轮公司Euronav建造的31.9万吨超大型原油船(VLCC)首制船顺利出坞。

提前58天完成出坞节点

作为北海造船2025年的重点项目,VLCC首制船自开工以来便以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建造。公司成立油轮项目团队,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单位在VLCC建造领域的先进经验,梳理关键流程、科学组织施工,最终实现提前58天出坞,为后续码头调试和试航奠定了坚实基础。

超额完成 17项系统通电调试

生活楼总组完整性超额完成,在传统“挂窗帘、亮照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玻璃加热、旋转视窗、雨刮器、雾笛、广播、航行信号灯、值班报警、母子钟及部分通导设备等17个系统的通电调试,总组完整性评分达94.5分。实现了工艺优化与施工效率的双提升,也为后续船舶的建造积累了宝贵经验。

坞内作业最大化 完成多项关键工作

为缩短码头周期,建造团队在坞内阶段便完成了多项关键工作。3-6压载舱水线下脚手架全部拆除,显著减少了码头阶段的脚手架工作量;全船缆机运行、舵机注油运行、主机带舱串清洗油、主配电盘送电、机舱照明通电、监测报警系统开通及发电机静态报警点调试均按计划完成,为码头调试争取了时间。

此次31.9万吨超大型原油船(VLCC)首制船顺利提前出坞,赢得了船东CMB.TECH公司的高度认可,为双方长期合作注入了新动力。北海造船将持续秉持“客户至上 共创未来”的经营理念,以精益建造为抓手,优化工艺流程,提升建造效率,确保船舶高质量交付,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进一步巩固北海造船在全球VLCC市场的地位。

推荐阅读

2025深水油气装备产业链共链行动与天津海洋装备产业联盟大会圆满召开

海洋能源网获悉,6月26日,由中国海油主办、海油工程承办的2025年深水油气装备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暨天津海洋装备产业(人才)联盟大会在天津隆重举行。大会以擎天架海 筑梦深蓝为主题,秉持合作共赢理念,深入推进深水油气装备现代产业链建设,提升天津海洋油气装备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构建海洋油气装备产业新生态。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熊梦,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陈华荣,中国海油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霍健... 2025-06-30

中国首个海洋领域开源大模型——OceanGPT(沧渊)在杭州发布

海洋能源网获悉,6月26日,中国首个海洋领域开源大模型OceanGPT(沧渊)在浙江杭州正式发布。这一创新成果由海洋精准感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牵头研发,标志着我国在海洋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OceanGPT(沧渊)具备强大的海洋专业知识问答能力,能够准确解读声呐图像、海洋观测图等海洋特色多模态数据。其独特的领域知识增强慢思考推理机制,相较于现有通用大模型,能够有效降低幻觉式错误,为海洋科学研究和应用提供更可靠的智能支... 2025-06-27

中国海工携手两大资本巨头开启产投融协同发展新征程

海洋能源网获悉,6月20日,中国海工公司总经理李小巍、副总经理韩忍之、总会计师孙亮一行前往中国石油集团资本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油资本)和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简称昆仑资本),开展业务交流,并与两家公司正式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这一重要时刻标志着三方将构建产投融协同发展模式,共谋新发展机遇,深化合作共赢,开启合作新篇章。签约仪式在中国石油集团总经理助理、中油资本与昆仑资本董事长、党委书记汤林和中国海工公司总经理李小... 2025-06-25

中外媒体走进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基地 见证中国海洋油气装备制造的智能力量

海洋能源网获悉,6月19日,来自28个国家的120余名外媒记者和CGTN多语种采编人员走进位于天津临港工业区的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基地。他们用镜头和笔触记录下这一中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智能工厂的独特魅力,探寻其中的硬核实力与前沿科技。当天下午3时许,中外媒体团抵达基地。在数字化展厅,一座汇集海油工程全产业链核心能力的沙盘模型吸引了众人目光。大家认真倾听讲解,不时低声询问,深入了解这座智能工厂的全貌。展厅内的体感和互动科技... 2025-06-23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