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气田位于珠海以南240—260千米的南海深处。白云气田生产的天然气和来自“深海一号”大气田的天然气在珠海高栏、横琴两地登陆后,通过陆地管网源源不断输往粤港澳大湾区,供气范围覆盖珠海、中山、江门、广州及澳门特区,有效缓解了大湾区“缺油少气”的局面,并通过“南气北上”为北方地区冬季天然气供应备足“底气”。
“冬季保供期间,白云气田平均日外输气量2200万立方米,最高峰时接近2500万立方米。”白云气田总经理孙旭介绍说,从2017年冬季至今,白云气田已圆满完成6次天然气保供工作,累计向国内供应天然气达169亿立方米。
据悉,受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国内经济复苏双重影响,2022—2023年冬季国际能源供应持续偏紧。尤其受疫情、用电缺口和大面积寒潮影响,今年年初全国冬季天然气需求激增,民生用气同比增加近4成,天然气保供形势相比往年更加严峻。
白云气田积极响应“全国一张网”“保供一盘棋”的号召,全力推动资源增备增输,强化生产管理与工艺保障,积极协调下游用户,努力克服多重困难,科学合理调配海气资源,做好上下游对接及安全稳定生产工作,有力保障天然气能源供应。
打好天然气上产主动战,保资源是关键。白云气田加大产量挖潜力度,全力推动番禺34-1气田2口新井实施,综合评估单井、油藏、管网以及处理设施,确保气田产能总体充足,满足应急调峰2050万立方米/天的供应能力,实现“短期能调峰,长期能稳产”的目标,保障下游天然气持续供给。
在气井精细化管理方面,白云气田梳理意外关停薄弱点,制定和细化意外关停整治措施,加强生产管理提升行动指引,深化意外关停专项治理提升效果,此次冬季保供期间未发生意外关停导致的天然气产量损失。
在设备完整性基础方面,白云气田超前谋划,提早部署,保供前全面完成深水线和浅水线海上设施年度停产检修工作,共计完成149项重点设备及工艺系统维修工作,最大程度消除设备设施安全隐患。同时,组织开展保供前的专项检查,从工艺完整性、生产作业、关键设备、应急管理深入分析影响保供的深层次问题,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确保大气量保供期间工艺、设备、人员安全,为冬季天然气安全保供打下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白云气田还通过槽车和船舶持续满足大湾区及邻近城市不断增加的油气需求。此次冬季保供期间,白云气田累计通过槽车向广东省输送液化气5870车次,船舶外输凝析油9600余吨,为油气管网未覆盖的区域送去清洁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