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龙源电力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座风渔融合浮式平台“国能共享号”通过验收

2025-04-25 11:07     来源:龙源电力     国能共享号风渔融合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龙源电力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座风渔融合浮式平台“国能共享号”在北京顺利通过权威专家组结题验收。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海洋经济立体开发领域实现了新突破,为全球海洋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中国方案”。

图为福建莆田南日岛海域的“国能共享号”

由行业权威专家组成的验收团队深入项目现场,对“国能共享号”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了严谨的审查和全面评估,认定项目不仅超额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研究内容和验收指标,圆满达成了示范样机工程建设、渔业养殖以及投产发电等目标,更以高度的创新性为我国海上风电与深远海养殖融合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对全球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示范引领作用,最终一致通过验收。

图为专家组远程察看“国能共享号”运行状况

“国能共享号”位于福建莆田南日岛,配备4兆瓦风机和智能化深远海养殖网箱,具备养殖5万尾深海鱼类的能力。该项目完成了三立柱半潜浮式风机融合网箱基础性能分析、锚泊系统分析、动态海缆分析、结构强度分析等多项关键技术研究,以及漂浮式海上风电融合网箱养殖示范工程建设,实现投产并网发电和渔业养殖。研发团队首创提出并成功实践半潜浮式风机与养殖网箱融合结构,形成一套与漂浮式风机兼容的养殖工艺流程。项目成功实现海上风电与海洋养殖的有机融合,打造出“以电养鱼,以渔补电”的新业态,实现“绿色电力+蓝色粮仓”协调发展新模式。

图为“国能共享号”配备的智能养殖装备

建成投运以来,“国能共享号”运行情况良好,风电机组可靠性在95%以上,在大风季期间创造了连续120小时满发的纪录,一个养殖周期渔获收入可达数百万元,真正实现“电渔双收”的复合效益。同时,项目也成功经受住了多个台风的考验,展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国能共享号”是我国向海图强的生动实践,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点亮新航标,也为世界海洋资源开发树立了新标杆,助力全球海洋产业迈向绿色、智能、融合发展的新时代。

推荐阅读

威海市:实施19项具体措施,全力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4月10日,威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真抓实干勇争先 狠抓落实促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调研员姜进军,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市海洋发展研究院院长程剑,市海洋发展局四级调研员梁延松,介绍今年威海市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2025-04-11

项建强,梁辉等: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融合发展的现状、挑战与前景

海洋牧场理念源于19世纪发达工业国家的海鱼孵化运动,为缓解渔业资源衰退和满足捕捞需求,各国开展渔业资源增殖工作。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日本相继提出海洋牧场概念并开始建设。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日本、美国和韩国等国陆续制定发展规划,推动相关研究快速发展。近年来,部分国家已实现海洋牧场规模化建设,且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2025-04-07

中广核“伏羲一号”获颁国内首份风渔融合固定网箱平台CCS入级证书

日前,由中国能建广东院勘察设计的中广核“伏羲一号”风渔融合网箱平台,通过了中国船级社(CCS)组织的建造检验,获颁国内首份风渔融合固定网箱平台CCS入级证书。权威认证护航“风渔融合”新范式,中国船级社颁发的入级证书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认可度 ,入级中国船级社意味着“伏羲一号”在设计、建造、维护、管理 等方面已经通过了严格的检验和认证。 2025-02-28

中国船级社(CCS)完成深远海渔业养殖平台“伏羲一号”的建造检验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中国船级社(CCS)完成了深远海渔业养殖平台“伏羲一号”的建造检验,并签发了国内首份风渔融合养殖平台的入级证书。“伏羲一号”由广州打捞局江门新会基地建造,业主为中广核汕尾新能源有限公司,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是全球单体规模最大风渔融合网箱平台,也是国内首个入级CCS的导管架式固定养殖平台。 2025-02-06

大唐汕头“盛唐一号”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开建

海洋能源网获悉,2024年11月30日上午,国内首个风机直供绿电的现代化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大唐汕头“盛唐一号”开工仪式在江苏省南通市举行。该项目是中国大唐集团首座海洋牧场工程,也是汕头市首个现代化风渔融合一体化项目,此次开工仪式的举行,标志着项目进入实质性建造阶段。 2024-12-02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