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威海市:实施19项具体措施,全力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5-04-11 14:28     来源:威海市海洋发展局 山东海洋      海洋经济海上风电风渔融合
4月10日,威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真抓实干勇争先 狠抓落实促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调研员姜进军,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市海洋发展研究院院长程剑,市海洋发展局四级调研员梁延松,介绍今年威海市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今年将深入落实山东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加快建设创新型国际海洋强市,努力开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力争全年海洋渔业产量突破350万吨,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增速超过8%,全市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500亿元,增速达到6.5%左右。

今年,威海市海洋工作将聚焦科创引领、产业体系、要素保障、安全防线4大领域,实施19项具体措施,全力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科创引领强动能

提级海洋科创平台 。提升远遥浅海科技湾区科创能力,高质量完成3.22亿元增发国债资金支持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威海)建设项目,年内吸引海试单位开展重大试验40次以上,落地转化海水淡化装置、海空天一体化设备等技术成果,建设海洋碳汇数字化平台,锻造海洋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

攻坚海洋产业瓶颈 。聚焦海洋渔业种业“源头”,培育海参、牡蛎等传统优势品种优良性状,扩大白海参、海马等特色高值品种育苗规模产能,加强黄条鰤、三文鱼等深远海适养品种引进和技术攻关,打造海水养殖“拳头”品种。重点解决制约高端客滚船智能建造、海参副产物资源利用、水下机器人制造等方向卡脖子难题,争取立项海洋领域省级重大技术攻关项目1项以上。

引育海洋高端人才 。强化引才,定期发布海洋高端人才需求信息,组织开展省蓝色人才专项申报,全年入选海洋领域省级以上人才计划5人以上。精准育才,发挥职教院校主力作用,推进产教融合协同,精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产业体系再优化

渔业生态化、智能化发展方向

构建渔业养殖双轨矩阵 。编制威海市深远海养殖发展规划,积极招引央企、省企,引导本地企业进军深远海养殖,推进在建的122个重力式网箱以及2个桁架式网箱建设,尽快形成产能。推动养殖向内陆拓展,做好3个淡水工厂化养殖基地建设,积极推动鳜鱼、石斑鱼等淡水名贵品种繁育,开拓威海市养殖新赛道。

力促远洋渔业扩规提档 。推进10艘远洋渔船更新改造,推动4艘竹荚鱼捕捞船设计建造,保障第一艘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稳定作业,争取再新建一艘,将石岛集团南极磷虾产业园打造成集“捕、运、储、加、销”于一体的南极磷虾全产业链基地。

推动海产品牌跨越突围 。组织申报海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等荣誉,策划实施“大锅煮小锅端 威海海鲜嗨翻天”线上线下推介等活动,支持企业开展香港“正”字认证、参加国际知名展会,推动海产品走向港澳和国际市场。

海洋制造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方向

持续膨胀海洋生物与健康食品集群 。以威海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等重点园区为依托,实施95个海洋预制菜和精深加工项目,支持企业配置现代化水产品加工、冷藏、保鲜设施,力争2025年全市海洋生物产业集群增加值超过230亿元。

推动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向高端化迈进 。实施53个船舶与海工重点项目,强化高端船型、高附加值产品研发,拓展海上风电运维船等绿色能源领域,引导企业“智改数转”,支持企业打造“黑灯工厂”示范案例,推动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向“研发—设计—制造”全链条延伸。

推进海上休闲装备产业协同发展 。加快钓具等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鼓励企业丰富产品类型,研发海钓、船艇、冲浪等热门产品及安全、救生等配套产品,办好国际渔具博览会等特色展会,打造海上休闲装备产业招商引资和宣传推介的重要平台。

助力海上 风电产业全链条攻坚 。围绕海上风电装备产业链空白领域,开展延链补链,加快形成“海缆-塔筒-整机”全产业链集群。全力做好半岛北N1场址、规划外ZB2场址等项目的前期工作,积极探索“风渔融合”、风光储一体化发展等新模式。

海洋服务业专业化、高端化发方向

港航枢纽能级跃升 。加快《威海港总体规划》修订,确保年内获得省政府批复,持续提升港口服务水平。推进跨境生活资料分拨基地项目,增加国内国际航线运力和班期密度,推动威海港发展为渤海湾支线中转港和外贸空箱分拨基地。

滨海文旅融合赋能 。推动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引导企业新建4艘合计1429客位高端豪华游船,增加船上服务功能,满足市民游客高品质滨海度假需求。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等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推动非遗进基层、进景区,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涉海服务聚力突破 。推进威海东部“五位一体”海运大通道建设试点,发展海上燃油加注业务,争取在保税油加注项目上取得突破性进展。重点发展海洋科技服务等产业,在深远海通信、水下探测等领域突破关键技术,建成3至5个创新载体。

要素保障增质效

深化顶层设计 。启动“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全力支持荣成海洋食品加工产业集聚区发展,积极争创第二批省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形成滚动培育、梯次申报局面。

强化用海保障 。优化海域使用论证流程,单位和个人申请养殖用海时可不再进行海域使用论证,减轻用海企业和群众负担。推进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分类处置,协调重大项目用岛手续办理,争取在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方面实现“破题”。

优化金融生态 。提升银行机构对涉海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在船舶保险、融资等方面积极对接有关协会、香港金融机构等,探索相关项目在我市实现突破。鼓励银行机构进一步拓展完善以海域使用权、海洋渔业装备所有权等为抵质押物的贷款管理模式,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安全防线筑根基

守好海洋生态安全“总开关” 。严格落实湾长制,精心做好浒苔处置、互花米草治理等工作,推进全域美丽海湾建设。做好岸线动态监测和统计调查,推动自然岸线占补平衡和生态岸线恢复认定,确保完成2025年度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目标。

抓紧海上生产安全“安全绳” 。用好“双北斗”技术监管手段,加大对渔船私拆北斗等严重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防涉外渔业事件。优化渔业应急处置程序,探索固化捕捞渔船编队生产做法,为全市在册渔船配备定位保暖救生衣14000套以上,提升渔民应急救援能力。

筑牢海产品质量安全“防火墙” 。加强产地检疫管理监督,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国家级“无疫场”,强化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推进产地直销水产品带证上市,严厉打击养殖环节违法违规行为,确保监督抽查发现问题处置率达到100%。

推荐阅读

广西能源股份海上风电:向海争风 交出一季度亮眼答卷

2025年以来,广西能源股份所属广投北部湾海风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强引领、保生产、重安全、抓创新、促建设,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一季度实现上网电量4.65亿千瓦时、项目提前3个月完成全容量并网、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以实干实绩不断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5-04-30

3.78亿元!联合体中标红海湾海上风电相关项目

海洋能源网获悉,4月29日,深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红海湾海上风电三、四、五、六陆上集控中心(共用)项目及红海湾六海上风电陆上集控中心(自建)项目EPC工程中标结果公示》。 2025-04-30

明阳集团与象屿能源发展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携手共推新能源产业新发展

海洋能源网获悉,4月28日,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厦门象屿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象屿能源发展)总经理林超群一行到访明阳集团。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对林超群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与之展开深入座谈交流。双方围绕深化新能源领域合作、风电产业协同、制造业互补及全球化战略等关键议题展开探讨,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张传卫表示,明阳集团三十多年来始终坚守自主创新研发和制造业的核心地位,已发展成为中国清洁能... 2025-04-30

海上风电如何突破“用海打架”困局?

海上风电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海上风电既能带动海洋工程、高端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链的繁荣,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又可调整优化沿海地区能源结构,同时有助于缓解全球变暖问题,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近年来,随着海上风电快速发展,用海规模不断扩大,近岸海域可开发利用资源趋于饱和,不同行业用海矛盾日益加剧,海上风电亟需突破“用海打架”困局。 2025-04-29

华电江苏1050MW海上风电项目中标公示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华电江苏能源有限公司相关项目江苏华电2025年海上风力发电项目可研阶段勘察设计及专题报告编审服务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公告显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5695.00万元。第二中标候选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6506.00万元。 2025-04-29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