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油田工程技术作业中心蓬莱油田5/10区开发项目,作为集团公司“优智钻完井”示范项目之一,正以智能化技术与精益化管理为双翼,全力推动渤海油田开发迈向新高度。
一季度成果:提速增效,实现“开门红”
2025年一季度,蓬莱油田5/10区开发“优智钻完井”示范项目以“提速、提产、提效、提质”为核心目标,取得了显著成果。项目累计完成钻井12口、完井11口,整体提速超21%,实际产油量超配产20%,并且实现了零质量事故、零安全环保事件,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开门红”答卷,为渤海油田决胜4000万吨注入了强劲动能。
智能设备赋能:高效作业新实践
作为渤海油田首批全面推广应用自动化智能模块钻机的项目,蓬莱油田5/10区开发项目配备了全自动“铁钻工”、二层台动力机械手等先进设备,为实现钻台无人化、少人化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更好地适配现场需求,项目组进行了适应性改造升级,进一步扩大了作业覆盖面。在自动化钻机的高效赋能下,项目较传统钻机作业效率实现了大幅提升,成为智能化应用的生动实践。
此外,项目通过“天眼系统+智能红区”实时监控关键作业节点,结合智能时效软件自动分析工况数据,精准优化起下钻、下套管等环节,单井节省钻机时间超6小时,进一步提升了作业效率。
优智钻井攻坚:科技创新破难题
蓬莱油田5/10区“优智钻完井”示范项目面临着防碰严峻、浅部设计全角变化率大、压裂充填砂卡风险高等诸多挑战。项目以科技创新为引擎,针对性地破解了上述难题,推动钻完井作业效率跃上新台阶。
项目建立了地质工程一体化浅层气风险预测系统,利用综合判别技术开展浅层气精细预测,助力多口井安全穿越气云区。为解决大斜度“板凳井”轨迹复杂等问题,项目组在井段针对性使用径向短节和水力振荡马达,目前已应用近50口井。该马达较常规马达提速15%,较旋转导向提高38%,11口井的日进尺超过1000米。
在轨迹控制方面,项目组深入调研并结合自身特点,引进固态随钻陀螺,较机械随钻陀螺提速54%,并采用防碰专用混合钻头,在轨迹控制方面其效果优于牙轮钻头复合钻头,机械钻速提高超30%。同时,远程防碰预警系统的应用,实现了海洋钻井防碰管控的实时化、可视化与智能化,将“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预防”。
项目组还编制了钻井作业指导书,将“一井一策”调整为“一段一方案”,结合现场经验,逐步摸索、细化,形成了指导性强的标准化作业流程,进一步提升了作业的规范性和效率。
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科技与生态融合
今年一季度,蓬莱油田5/10区“优智钻完井”示范项目以创新驱动为内核、绿色发展为导向,将科技突破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构建起钻完井作业可持续发展的高效模式。
针对浅层大斜度井完井难题,项目组推广“爬行器辅助电缆下桥塞”新工艺7井次,节省工期84小时;应用有缆智能配水器3井次,不仅实现注水制度智能调控,还可随时关井测压。项目组创新研发“基于数据驱动的精细化压裂设计技术”,通过人工智能分析地质与施工数据,实现压裂规模精准设计,压裂充填效率提升显著。其中一口井通过“超级一趟多层压裂”技术,单趟完成6层防砂充填,作业时效提升明显。
在降本节能增效方面,蓬莱油田5/10区“优智钻完井”示范项目全周期响应“双碳”要求,应用永磁电机8井次,预估日节电量达0.48万千瓦时,年直接创造经济效益160万元,实现了绿色发展与生产效益的双提升。
项目组始终将安全与质量视为“生命线”。一季度累计开展井控演习25次、联合检查12次,通过“天眼系统+智能红区”识别人员不安全行为并生成报警卡片予以提醒,实现了可记录事件为零,确保了作业的安全与高效。
蓬莱油田5/10区“优智钻完井”示范项目将持续深化“优智”理念,以智能化、数据化、标准化推动项目精益管理,不断优化作业流程,提升技术水平,为2025年决胜4000万吨注入强劲动能,为渤海油田的高质量开发贡献更多力量,助力我国海洋石油工业迈向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