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海洋渔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应用推广活动在福州举行

2025-04-16 14:08     来源:东南网 数智深蓝     海洋渔业海洋经济
海洋能源网获悉,4月14日,由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联合主办的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场项目对接之海洋渔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应用推广活动在福州举行。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檀云坤出席活动并致辞,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韩刚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少军,中国工程院院士薛长湖分别作主旨报告。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颜志煌主持活动。

现场多个渔业场景推广

会议指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这些为福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一段时间以来,福建省持续推进实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场项目对接活动,引入海洋院士专家团队,推进与大院大所大平台战略合作,加快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要素投向福建,培育壮大海洋新质生产力,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24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1.254万亿元、水产品总产量924.7万吨,均居全国第三;其中,海水养殖产量、深远海养殖规模、水产品出口额、人均水产品占有量等多项指标均居全国首位,海洋经济已成为福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颜志煌表示 ,全省海洋与渔业系统牢记嘱托、奋勇争先,强化海洋强省建设首责部门担当,坚持补短板锻长板,推进以政策赋能新型海洋科创联合体效能提升的“洪流计划”,加快实施海洋渔业“七个专项行动计划”,加快建设一体化大融合“海上福建”总平台 ,集聚催生突破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创造全国领先优势。他强调,要强化海洋渔业科技力量统筹 ,整合全国顶尖科研力量和优势创新资源,坚持海洋渔业科技协同创新推动先进生产要素集聚,汇聚成一股奔腾不息的科技创新强大洪流,致力于让每一颗实验室的“技术种子”都有破土而出的力量,都能在产业沃土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要坚持政策赋能、科技助力、金融加持、创新搭桥,推进与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战略合作,集中发布一批前沿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共建国家级渔业良种中心,深化“海鱼陆养”闽宁渔业协作样板,拓展南北接力海水养殖新模式等一批高质量项目,赋能海洋渔业全链升级,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带动科技创新成果加速转化落地、广泛应用推广,推动现代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韩刚指出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关键在于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渔业现代化离不开前沿科技的落地转化和规模应用 。他充分肯定福建在技术推广、水产种业、病害防控等领域取得的全国领先成果,近海新型环保网箱养殖等技术入选全国重点推广水产养殖技术,“深远海养殖技术”入选全国农业十项重大引领性技术等,在病害快检工具箱推广应用、流动病害测报点增设、水生动物病原库建立及CNAS实验室认可等方面开拓了新局面,为加快渔业现代化进程、夯实渔区振兴产业基础作出了积极贡献。他表示,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秉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原则,与福建深化合作,围绕种业振兴、设施养殖、疫病防控、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等重点方向开展系统协同创新,助推渔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畅通,为渔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会上,全国海洋渔业领域院士专家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共话海洋新质生产力新赛道,共同撬动现代渔业发展新未来,就渔业产业链建设、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电商赋能“海上粮仓”路径、智能水下机器人、智慧渔业场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 前沿科学技术开展分享交流。

刘少军院士作《鱼类良种良养良销》主旨报告 ,聚焦鱼类遗传育种,提出通过“良种+良养+良销”全链条创新提升渔业竞争力。他指出,2023年中国渔业产值达到15957亿元,产量达7116万吨,成绩亮眼,但全产业链发展仍不平衡,面临诸多挑战。刘院士分享了合方鲫等优质鱼类育种成果,并强调生态养殖模式创新,特别是稻渔综合种养的广阔前景。他的团队通过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及远缘杂交技术,成功培育出高蛋白等优质特性的新品种,为水产业提供了新路径,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薛长湖院士作《海洋水产品加工的发展趋势》主旨报告 ,分析海洋食品加工的高值化、绿色化趋势,强调科技赋能对产业升级的关键作用,为渔业全产业链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他指出,随着国家对海洋经济的重视提升,水产品加工业正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他分析了当前存在的品质参差不齐、技术创新不足等问题,并分享了团队在生物加工、营养功能化加工、冷冻保鲜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成果,阐述了从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加工转型的趋势,为水产品加工行业的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活动现场,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与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现场集中签约良种测试、深远海养殖、智慧渔业、南北养殖接力等22个项目。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推介2024年度渔业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优秀科技成果,发布2025年重点推广水产养殖品种和重点推广水产养殖技术。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发布《海洋与渔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推介目录(第一批)》和《福建省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种类名录》,进一步凝聚“以科技赋能产业、以创新驱动发展”共识,完善产业创新资源库,为供需对接提供“指南针”。

本次活动以“现场会+网上直播”的形式召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全国涉海高校及科研院所、水技推广机构、海洋渔业重点企业等代表,省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各市、县海洋渔业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活动。省海洋与渔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江毅海,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政委朱真参加活动。

推荐阅读

长三角深海科技新兴产业联盟启动 中天科技助力海洋可持续发展

海洋能源网获悉,6月7日—8日,长三角深海科技新兴产业联盟在上海海昌公园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该联盟由中国大洋协会联合华东师范大学以及多方力量共同发起成立。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联盟副主任单位,积极响应联合国海洋十年倡议,致力于促进长三角地区深海产业的协同发展,为推动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今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题为好奇心:维系生命之源。中天科技紧密围绕这一主题,充分发挥自身在观测 + 连接双引擎技术体... 2025-06-09

华电科工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彰显海洋工程技术创新实力

海洋能源网获悉,6月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公布了关于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的授奖决定。华电科工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海上自升式作业平台半浮态作业方法(ZL201710220465.1)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这一荣誉的获得,是华电科工在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国家级成就,继 2024 年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之后,再次彰显了华电科工在该领域的雄厚实力和行业领先地位。中国专利奖... 2025-06-09

“明渔一号”开启新征程 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海洋能源网获悉,6月7日,全球首台风渔融合一体化智能装备明渔一号成功完成第三季度养殖示范投苗。这标志着明渔一号将踏上新的征程,开展高附加值鱼种探索,搭建高端品牌营销产业链,为绿色能源 + 蓝色粮仓创新模式进一步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和实践样本示范。作为全球风渔融合领域的标杆示范项目,明渔一号在前两季已圆满完成养殖可行性探索与规模化养殖试验验证,积累了宝贵的试验数据和实践经验。本季养殖,明渔一号将聚焦石斑鱼、胡椒鲷、斜带笛鲷... 2025-06-09

解读《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

海洋能源网获悉,6月3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就《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简称《条例》)举行新闻发布会。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在发布会上透露,2024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同比增长5.4%,成为全国首个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的省份,连续30年稳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作为海域面积41.93万平方千米(全国第二)、大陆海岸线长 4084.5千米(全国首位)、海岛1963个(全国第三)的海洋大省,广东海洋经济对地区经济名义增长的贡献率达 27.3 2025-06-04

《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正式发布

6月3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的。 2025-06-04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