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3月28日,厦门科建海运有限公司在海洋工程领域的发展历程中迎来了又一重要里程碑——一艘全新的12000吨自航铺缆船“绿电”号在江苏仪征顺利吉水。这艘铺缆船的下水,不仅标志着厦门科建海运有限公司在海洋工程领域的技术实力和业务能力迈上了新的台阶,更为海上风电等项目的电缆铺设作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绿电”号铺缆船是国内建成下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最大载缆量国产自航铺缆船。它集前沿技术与卓越性能于一身,展现了厦门科建海运有限公司在海洋工程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创新能力。
船上配备了45T电制起重机(符合美国石油协会API-2C标准),工作半径在6米至35米;甲板上还配备8T可载人的起重机。该船的下水,意味着我国在海上风电电缆铺设领域又增添了一艘性能卓越的利器,将为我国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动力系统方面,“绿电”号配备了世界上首台2200kw,系柱拉力45吨的全回转舵桨,和两个艏侧推进器协同操控,这种配置赋予了船舶出色的机动性和定位精度,即使在复杂海况下也能保持稳定航行和精确作业。同时,该船采用低噪音推进系统与防生物附着涂层,减少了对海洋生态干扰;配备6台额定功率达1756kW的发电机组,燃料适应性强,可使用MDO/MGO,为船舶作业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支持。
海上风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我国作为海上风电的重要市场,发展势头尤为强劲,沿海省份纷纷密集布局海上风电项目。而海底电缆作为海上风电的“血管”与“神经”,承担着将电力从海洋传输至陆地的重任。随着海上风电场向深远海推进,对海底电缆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大幅增长,在技术规格上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厦门科建海运有限公司此次下水的“绿电”号铺缆船,正是为了满足这一市场需求而建造的。
这艘铺缆船的下水,不仅是厦门科建海运有限公司自身发展的重大突破,也是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的一次重要进步。它将为我国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推动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