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金风科技总裁曹志刚:穿越技术无人区——“双碳”目标下中国风电的创新与实践

2023-04-04 10:52     来源:金风科技微平台     金风科技
近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等共同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术大会(下称“大会”)在南京召开,可再生能源及相关领域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金融投资机构代表等800多人参会。大会具有四十多年的历史,是推动多能耦合、跨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高水平交流平台。在本届大会主论坛的主旨报告环节,金风科技总裁曹志刚作为唯一的可再生能源企业代表发表了题为《穿越技术无人区——“双碳”目标下中国风电的创新与实践》的演讲 ,全面介绍了新时代下中国风电的创新发展与实践。

在曹志刚看来,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尤其是在随着越来越多“全球之最”的突破,中国风电已经从跟跑、并跑来到领跑地位,迫切需要构建新的创新发展体系,穿越技术无人区,让未知变为已知。

以基础研究应对技术“无人区”挑战

近年来,伴随风机大型化趋势,中国风电产品更新迭代速度不断加快,2020年全行业发布新产品数量为90款,2023年这一数字便突增到223款。这一现象的背后,既有从风电整机到核心零部件全产业链各环节技术突破的极大贡献,也有非理性价格竞争下激进设计带来的行业内卷。

曹志刚表示:“前往未知的领域,中国风电的创新发展需要凝聚全行业的力量,在基础学科、基础软件和基础材料研究上做长期积累,更需要所有行业建设者坚持长期主义,平衡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才能科学应对风电技术‘无人区’的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

”风电技术进入到“无人区”后,科研项目的引领作用将更加明显,尤其在上下游产业链,产、学、研、用主体的共同参与,将最大化发挥行业生态圈的价值。

“十四五”期间,金风科技获批国家级重点项目12项,其中项目牵头4项,课题牵头6项,覆盖风电领域中机组研发、运维服务、控制技术、标准体系等多领域。金风科技还联合行业生态圈单位,正在积极组建国家风力发电技术创新中心,打造基础理论研究、新型风机系统技术、材料与先进制造技术、仿真与实验技术、新型电力系统技术的创新平台,聚焦行业前沿技术发展。

从亚洲首个获得国际权威认证机构TÜV NORD认证的整机仿真软件GTSim,到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下线GWH252-16MW海上风机,再到全球最大的六自由度16MW整机传动实验平台 ……金风科技在风电技术创新“无人区”坚实的每一步,都凝聚了每一个勇于挑战、坚守质量的同行者的智慧和力量。

牵手产业链伙伴共赴零碳未来

毋庸置疑,碳已成为影响国际贸易和国家竞争力的新因素。以风电行业为例,从2020年开始,欧盟部分国家已经将包含碳足迹、水足迹信息的环境产品声明(EPD)作为产品招投标和公共采购的强制约束条件。面对国际市场贸易掣肘,金风科技率先携手全球权威的第三方机构——瑞典环境科学研究院,发布了中国首个风电机组环境产品声明(EPD),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风电装备的清洁低碳。

与此同时,金风科技已实现2022年度运营碳中和。并持续帮助包括中石化润滑油、欧伏电气、斯凯孚、菲尼克斯、宁波通用轴承、江苏双菱重工等在内的多家风电供应链企业实现减碳降本。

曹志刚认为,随着政策的逐步出台,实现“双碳”目标除了在供给侧大规模地发展新能源、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外,消费侧是未来最大的零碳能源应用场景,可再生能源也将从电源侧延伸向负荷侧,为社会各界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助力。

截至目前,金风科技已经在石油化工、钢铁冶炼、港航物流、数据中心、水务、医药、养殖、商业地产等行业进行了大量实践,累计在全国落地超过1000个零碳项目,赋能千行百业实现绿色发展。

产学研融合谋求风电长远发展

随着风电产业规模化增长,“十四五”期间每年都会有数万风电人才需求。从行业形态看,风电服务业务发展迅猛,配套服务需求巨大。同时,风电技术的探索和突破对前瞻性和多元化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曹志刚认为,满足风电行业未来人才需求,需要行业、高校、企业多方联动,加强技术人才培训及学科建设,建立风电行业任职岗位工作技能标准,并为风电从业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和资质鉴定。同时,面对突破“无人区”的挑战,风电行业还需要建立新的机制,加大前沿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打破企业思维的惯性束缚,发挥学术敢想敢突破的氛围,为行业前沿发展发掘更多颠覆性创新技术。

为贯彻国家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政策与方针,金风科技积极探索风电行业人才培养体系与培养方式,实现风电人员专业化培养。目前,金风科技已经与50所高职院校合作,累计完成1万多人一线人才培养。助力中国海上风电人才培养,金风科技还建立了亚洲唯一全面覆盖全球风能组织GWO主流课程模块的海上培训中心,累计完成培训人员近两万人。

此外,金风科技还与清华大学、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共同发起“金风杯”能源创新挑战赛,从2018年至今,共覆盖20所知名高校,参赛人员超过2000人。

随着3060目标的制定,以及国家的重点关注,全社会已凝心聚力,为迈向碳达峰、碳中和奋辑前行。金风科技作为全球可信赖的清洁能源战略合作伙伴,将不懈输出清洁能源,为全人类创造可持续、更美好的绿色未来。

推荐阅读

王满昌:乘风破浪,再谋新篇

这一年,我们创新引领,研制成功H260-18MW海上风电机组,再次刷新单机功率最大、风轮直径最大的全球纪录;国内首台深海浮式风电装备——“扶摇号”,作为党的二十大献礼工程,亮相“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165米级钢混塔筒批量应用,海上单桩基础一体化设计能力取得新突破;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外设立9项开放基金项目,其中2项项目分别为相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信部重大专项等项目立项打下坚实基础。 2023-04-07

我国石化企业绿色转型的措施研究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十三五期间,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实现低碳发展,仍然需要提高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比例,石油石化行业直面挑战和机遇。为此,本文重点结合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自身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以期推动实现石油石化行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双碳目标背景下,加快推进我国石油石化产业转型的措施推进能源结构清洁低碳化,大力发展天然气产业,加速布局太阳能、风能、地热、氢能等新能源、可... 2023-04-07

海域海岛环境科技研究院李胜副总裁: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特点及新能源用海政策和策略

海域海岛环境科技研究院李胜副总裁在海上风电分论坛上以“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特点及新能源用海政策和策略”为题作主旨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我国海洋空间资源及开发特点、我国新能源用海管理的主要制度、新能源用海申请流程及开发案例、新能源用海的主要建议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2023-04-06

杨红生:《数字赋能促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

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牧场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原副所长杨红生看来,“现代海洋牧场是我国海洋牧场发展的重要跨越,是我国渔业发展模式和业态的新赛道,现代海洋牧场建设亟需数字赋能。”3月27日,在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深圳理工大学(筹)举办的年度战略规划会上,杨红生受邀出席,并以《数字赋能促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为题进行了主题报告。 2023-04-06

安博文 | 海上风电场光纤复合海底电缆在线监测系统设计规范及案例分享

2023年2月24日-26日,由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分会、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组织的“(第七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上海海事大学教授、上海安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安博文作题为《海上风电场光纤复合海底电缆在线监测系统设计规范及案例分享》报告,征得安博文先生同意,特此分享! 2023-04-04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