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海域海岛环境科技研究院李胜副总裁: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特点及新能源用海政策和策略

2023-04-06 14:55     来源:海域海岛环境科技研究院     海洋能源漂浮式光伏
3月30日,由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六届深海能源大会 在海南海口召开。海南省政协副主席李国梁,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郭大成,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会长屈强,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司长何广顺,中国大洋矿产资源开发协会理事长张占海,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副司长胡建武等近千名嘉宾参会。大会以“加强科技创新,开发深海能源”为主题,汪品先院士、林忠钦院士、高德利院士等专家学者就海洋能源开发与保护等话题作主旨报告。

海域海岛环境科技研究院李胜副总裁在海上风电分论坛上以“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特点及新能源用海政策和策略”为题作主旨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我国海洋空间资源及开发特点、我国新能源用海管理的主要制度、新能源用海申请流程及开发案例、新能源用海的主要建议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近年来,在国家及各地方相继发布的各类支持性政策意见和技术进步的加持下,海上“风光”资源倍受市场追捧。但与此同时,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开发方式“入海”仍面临着手续办理、施工、运维、特殊气候环境以及经济性等多重挑战。报告中,李胜副总裁详细讲解了风电、光伏用海的主要管理制度及用海申请流程,并结合自身经验与实际案例,提出了新能源用海选址的七个关键问题及用海过程中的五个重点关注事项。

新能源用海选址关键问题

1.与国土空间规划的符合性;

2.与海洋生态红线的符合性;

3.与用海现状的协调性,主要是周边用海活动的可协调性;

4.与海上交通安全的兼容性;

5.对海洋生态环境敏感目标和环境敏感区的影响;

6.对军用设施的影响;

7.与其他行业性规划的衔接性。

新能源用海重点关注事项

1.多产业融合混合立体开发

建议新能源采用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探索建设渔光互补、渔风光一体化、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海洋牧场+海水淡化+海水制氢+海上防灾减灾+休闲渔业+海洋观光等多产业融合项目。

2.近岸-近海-深远海开发思路的转变

观念上,开发企业需要从滩涂开发到近海开发再到深远海开发进行转变;管理思路上,遵从滩涂——双十——双三十——双百的趋势变化。

3.开展用海选址研究,避免走弯路

海上风电和光伏用海须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开发利用空间范围,新能源项目选址前应充分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符合性分析。新能源项目场址及路由选址应避开生态红线、航道及锚地、各类保护区、鸟类迁徙通道、军用设施等,减少投资风险,增强投资的确定性。

4.开发过程应进行生态环境监测及持续性生态环境评估

根据自然资源部2022年640号文件精神,新能源开发项目在建设期和运营期应全面开展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并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实现保护与开发并重。

5.海面漂浮式光伏环境影响的深度研究

从当前的科技研发水平来看,海上漂浮式光伏发展阶段正处于已经可以开展试验示范的“科研+工程”阶段。海上漂浮式光伏面对的主要难题,是能否规模化、市场化以及适应海域,此外的一个重点是,从环境影响角度考虑,尚需研究漂浮光伏场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定量预测不同环境条件下,漂浮式海上光伏对海洋各项环境因素的潜在影响,通过科学的手段谨慎选择建设位置、建设方案,完美融合科技性与环境适应性,在充分发挥水面光伏优势、收获清洁电力收益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对海洋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影响,规避可能受到的风险,以确保电站的可靠性,实现长期收益与环保效益的兼容。

双碳背景下,发展海上新能源必将大有可为。机遇与挑战并存,海域海岛环境科技研究院将力求走在海洋开发领域的最前沿,致力于用最专业的服务为海洋经济产业创造价值,通过高效的用海解决方案引领新能源企业向海发展。

推荐阅读

上海电气与纳米能源所共谋海洋蓝色能源开发战略

纳米能源所以重大原始创新为驱动,带动了相关技术的转移转化与产业化,在纳米能源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把“利刃”。王中林院士提出的“蓝色能源梦”,在获取海洋能源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而上海是内地唯一海洋生产总值过万亿的城市,正在加速迈向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城市战略发展方向与这项未来的新能源技术高度契合。 2023-04-06

中国能建董事长宋海良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华军座谈!共同推进海洋能源开发

中国能建将秉承“对方有需求,能建有优势,双方有共识,合作有共赢”理念,与中国海洋大学深化产、学、研、用融合,推进海洋能源开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向海洋要空间、要资源、要产业、要价值,更好服务国家战略。 2023-04-06

第六届深海能源大会在海南海口成功召开

2023年3月30日,由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共同主办,海口市人民政府、海南省贸促会、中辰远见(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第六届深海能源大会在海南海口召开。海南省政协副主席李国梁,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郭大成,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会长屈强,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霍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孙龙德院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孔凡群,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司长何广顺, 2023-04-04

全球最大规格FPSO(海上浮式储卸油船)正式开工!

3月31日,启东中远海运海工承建的P-82 FPSO(海上浮式储卸油船)主船体项目在启东正式开工。这是目前全球最大规格的FPSO项目之一。该FPSO是巴西国家石油Buzios油田投入使用的12艘FPSO计划中的第10艘,项目主尺寸总长360米,型宽60米,型深34.3米,船体钢结构总重超8万吨,设计储油量160万桶,每天产能达22.5万桶石油以及1200万立方米天然气。“这是我们近几年为马来西亚云升公司、英国石油公司建造两艘FPSO项目之后,又一次走向世界。”启东中远海运海工工作人员介绍。 2023-04-03

《海底采矿对海洋生态系统的风险和影响评估》报告

2020年初,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发表了《海底采矿对海洋生态系统的风险和影响评估》,并对深海海底采矿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和附属行星系统构成的威胁表示担忧。需求侧管理已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地缘政治问题,与许多政府间进程有关。它经常被描述为“蓝色经济”,一个令人兴奋的新经济前沿,该经济寻求充分发挥海洋的经济潜力,并满足对电子和电池存储等高科技行业所用原材料日益增长的需求,然而,对其造成的损害仍持严重保留态度。 2023-04-03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