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青岛引航站成功移泊亚洲第一海工驳船“海洋石油229”至青岛武船麦克德莫特码头

2025-02-17 11:11     来源:大众网     海工装备海上油气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青岛引航站成功移泊亚洲第一海工驳船“海洋石油229”至青岛武船麦克德莫特码头,为世界最大在建模块的装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青岛武船麦克德莫特码头呈独特的U型港池构造,空间极为狭窄。“海洋石油229”驳船体型庞大,船长215米,型宽65米,是目前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大无动力甲板驳船,这对于引航工作来说无疑是一项极高的挑战。

作业当日寒风凛冽,青岛引航站引航员盛晓强在驳船甲板上坚守了三个多小时,凭借精湛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引航经验,密切关注驳船状态,从航向、航速到船身角度,精准把控每一个操作细节,灵活调整引航及拖轮布置方案。面对复杂的环境和巨大的挑战,引航员们高效协作,配合默契,及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确保移泊作业的顺利进行。最终,“海洋石油229”稳稳横靠在青武麦码头指定位置,移泊作业圆满完成。

推荐阅读

助力海上新能源建设!“屹海一号”开启试航

海洋能源网获悉,2月10日,在南通海事局的保障下,南通辖区乙巳年首艘新造试航船舶“屹海一号”安全离港,前往东海指定水域试航,实现蛇年南通造船产业良好开端。 2025-02-21

南海东部气田首次成功应用双级速度管柱措施工艺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一根长度约3000米 的三段式钢铁“吸管”插入南海东部白云气田番禺30-1气田井筒中。这是南海东部气田首次成功应用双级速度管柱措施工艺 ,凭借该“吸管”的超强“吸水”能力,实现气井稳定生产,日产量达16万方 ,预计新增技术天然气可采储量0.96亿立方米。 2025-02-20

“蓝鲸一号”登上物理教材封面:大国重器引领深海探索与知识传承

新年新学期,在八年级物理教材的封面上,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大国重器——蓝鲸一号钻井平台巍然矗立,成为深海能源开发与科技创新的象征。作为全球最先进的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一号不仅在海洋油气开发领域屡创佳绩,更成为激发青少年探索精神与科技梦想的重要载体。海上油气田的开发离不开探井和开发井的精准实施,而钻井平台则是油气开发的先锋队,始终走在油气井投产的最前沿。钻井平台主要用于海洋油气的钻探作业,配备钻井、动力、... 2025-02-18

“海洋石油123”FPSO成功完成春节后首次提油作业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经过长达约17小时的持续努力,“海洋石油123”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成功完成春节后首次提油作业,标志着“海洋石油123”完成了自2023年9月投身南海东部地区陆丰12-3油田以来的第29船提油作业。 2025-02-18

世界首艘碳捕集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在上海建造完毕即将交付使用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上海市长兴岛的上海中远海运重工码头传来重大喜讯:世界上第一艘安装碳捕集和封存设备的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建造完毕,计划于2月20日命名,并于本月底正式交付使用。这艘巨轮的建造标志着我国在海上碳捕集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全球绿色航运和油气生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该船总长333米,宽60米,日产原油量可达12万桶,是名副其实的海上巨无霸。然而,其真正引人注目的亮点在于其先进的环保技术:船上安装了碳捕集与封存设... 2025-02-17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