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中国船级社(CCS)成功完成了深远海渔业养殖平台“伏羲一号”的建造检验,并为其签发了国内首份风渔融合养殖平台的入级证书。这标志着我国在海洋工程领域又取得了新的突破,为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伏羲一号”由广州打捞局江门新会基地建造,业主为中广核汕尾新能源有限公司,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该平台是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风渔融合网箱平台,也是国内首个入级CCS的导管架式固定养殖平台。
“伏羲一号”总长70米,宽35米,养殖水体约6.3万立方米,位于汕尾中广核后湖风电场。平台采用6桩+斜撑+双上部组块的桁架式导管架结构,设计可正面抗击17级超强台风。传统风电场占据较大的水域面积,但仅利用了海面以上的风力资源。为了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伏羲一号”在安装风机实现风力发电的基础上,还安装了太阳能板,利用风机和太阳能满足整个平台的用电需求。同时,“伏羲一号”采用了风渔融合的模式,即平台上部装有风力发电机进行发电,下部水体用于渔业养殖,实现了“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的发展模式,充分体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绿色发展理念。
在建造过程中,CCS珠海分社秉持“靠前服务”的理念,派出技术骨干提前与建造厂就可能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如TKY节点焊接、焊趾打磨、无损探伤、海上安装等)进行了充分交流与沟通,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行。珠海分社还积极发挥桥梁作用,主动与设计方、业主保持密切沟通,最终顺利完成了所有技术问题的处理。
目前,以渔业养殖设施为代表的海洋新经济产业在珠三角地区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未来,中国船级社将继续为业主、设计单位和建造厂提供优质服务,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海上新广东”贡献船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