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1月27日,国家能源局公布2024年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
2024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装机规模与发电量均实现稳步增长,其中海上风电表现尤为突出。
一、可再生能源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2024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3.73亿千瓦,同比增长23%,占电力新增装机的86%。截至2024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8.89亿千瓦,同比增长25%,约占我国总装机的56%。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3.4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9%,约占全部发电量的35%。
二、海上风电建设与运行情况
2024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7982万千瓦,同比增长6%,其中海上风电新增装机404万千瓦。截至2024年12月,全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21亿千瓦,同比增长18%,其中海上风电4127万千瓦。全国风电发电量99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5.9%。
(一)新增装机与累计装机
新增装机:2024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404万千瓦,占全国风电新增装机的5.06%。
累计装机:截至2024年底,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达到4127万千瓦,同比增长10.6%。
(二)发电量与利用率
发电量:海上风电作为风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电量的增长也较为显著。2024年全国风电发电量99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海上风电的发电量虽未单独列出,但其增长趋势与风电整体发展一致。
利用率: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5.9%,海上风电的利用率也保持在较高水平,这表明海上风电项目的运行效率较高,能够有效转化为电能。
三、海上风电的发展优势与前景
海上风电具有诸多优势,如开发不受土地空间限制,可安装大容量风电机组;海上风向相对稳定,空气湍流强度较小,可延长机组使用寿命。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迅速,2024年全球海上风电进入规模化、集群化、平价化发展新阶段。我国海上风电累计建成并网3910万千瓦,稳居全球第一位。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政策的支持,海上风电已成为连接绿色能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技术创新推动发展
大型化趋势:海上风电机组大型化加速迭代,2023年中国新增海上平均单机容量达9.6MW,较2022年均值提高2.2MW。大容量机型占比扩大,单机容量稳步增大,叶片长度持续增加,这有助于提高发电效率,降低单位成本。
深远海风电技术突破:我国深远海风电关键技术研制取得重大进展,装机路线以三立柱半潜式为主。例如,“海油观澜号”成为全球第一个离岸距离超过100km和海水深度超过100m的“双百”海上风电项目。
(二)产业链完善与市场潜力
产业链发展:我国海上风电已形成从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到安装运维的完整产业链。随着海上风电项目的不断推进,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发展,提升了整体竞争力。
市场潜力巨大:我国可利用海域面积超过400万km²,风能资源丰富,约为陆上风能资源的3倍。东部沿海地区建立海上风电场可以有效缓解西电东输的压力,市场潜力巨大。
(三)政策支持与规范管理
政策支持: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海上风电发展,推动项目落地与技术创新。
规范管理:对于海上风电逐步从近海、浅海走向远海、深海的发展趋势,相关部门细化海上风电场离岸距离和水深等要求,明确新增海上风电项目应在离岸30千米以上、水深30米以上。
四、总结
2024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海上风电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增装机与累计装机规模持续扩大,发电量与利用率稳步提升。其发展优势明显,技术创新不断突破,产业链日益完善,市场潜力巨大。在政策支持与规范管理的双重作用下,海上风电有望在未来继续引领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