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中集太平洋海工与EMF成功签订1艘2万立方米LNG运输加注船订单

2024-12-27 11:49     来源:Seawaymaritime      海上油气LNG船海洋装备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中集安瑞科旗下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太平洋海工”)与新加坡最大的船用燃油供应,Equatorial Marine FUEL Management Services Pte. Ltd. (以下简称“EMF”)签订合作。中集太平洋海工与EMF成功签订了1艘20000立方米LNG运输加注船订单。

20000立方米LNG运输加注船

新加坡是全球最大的船用燃油加注港口,其传统燃油加注量遥遥领先于欧洲第一大港口鹿特丹。2022年及2023年,EMF被新加坡海事及港务局(MPA)评为新加坡销量最大的燃油供应商。因受红海局势影响更多船只绕道非洲,航程更长,新加坡船用燃料市场全面走高。叠加全球绿色航运潮流,2024年新加坡船用燃料市场的生物混合型燃料及LNG燃料均需求火热。

根据此次协议内容,中集太平洋海工将为EMF设计及制造一艘LNG运输加注船, 船体总长160米,型宽25米,设计航速可达15.5节,满足国际航运市场的最新需求。同时该加注船将配备最新型的WINGD双燃料主机和iCER技术。在传统燃油模式或LNG燃料模式下均可达到IMO Tier III排放标准,显著降低运营过程中的污染排放、甲烷逃逸以及温室气体释放,是绿色航运的理想选择。

推荐阅读

南通船舶海工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据南通海事局最新统计,2024年南通辖区共有119艘次新造船舶海工产品顺利出江,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2%,全年总产值更是突破2000亿元大关,创历史新高。作为中国船舶海工产业的重要基地,南通近年来凭借一系列创新举措,成功推动船舶海工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去年,南通各类船舶海工产品总吨位近400万,其中高技术、高附加值和特种用途的船舶海工产品占比高达一半。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2.4万标箱集装箱船、世界最大吨位的FPSO、全国... 2025-01-08

2024年Troll油田创挪威天然气生产新纪录

挪威北海的Troll油田在2024年创下了历史性的生产纪录,交付了425亿标准立方米的天然气。这是该油田有史以来最高的年产量,比2022年的前一纪录(388亿标准立方米)增长了近10%。Troll A平台及其位于Kollsnes的处理厂自1996年投产以来一直采用电力驱动。挪威大陆架(NCS)的天然气是本地开采的,其生产与运输的排放量在行业中最低。2024年的纪录得益于高运行率、全年无停机以及效率提升的升级措施。Troll B平台的立管更换也在最大化产量方面发... 2025-01-07

【铸“梦”者】“梦想”号钻采系统研发团队:炼就“金刚钻”,揽下“瓷器活”,助力全球科学家打穿“莫霍面”

前不久,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作为“梦想”号的研发设计单位,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独立完成了该船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以及详细设计。从立项论证到建成入列,第七〇八研究所研发团队十年砥砺征程,突破了众多核心关键技术,自主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洋钻探船。 2025-01-07

海油发展自主研发的漏磁检测器性能测试平台正式启用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海油发展装备技术公司管道公司(以下简称“管道公司”)自主研发的漏磁检测器性能测试平台正式启用 ,标志着中国海油海底管道漏磁检测器部件级自主测试取得重要突破。漏磁检测是目前最为成熟且工业应用最为广泛的管道内检测技术。由于漏磁检测器工作中极易出现硬件损伤,且单体自重最高达1.8吨,随着管道自主检测量不断增大,设备整机返厂维修、大量依赖外部资源维修的故障处理模式已无法适应产业发展需求。 2025-01-07

50000DWT油船“SEAEXPLORER”轮开启首航

海洋能源网获悉,1月6日,扬子江船业集团2025年度交付的第一艘新船——50000DWT油船“SEAEXPLORER”轮解缆离厂,开启首航。该轮由上海绎凯船舶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扬子江船业集团新扬子造船为扬子江金融控股、Scorpio船东建造。“SEAEXPLORER”轮总长183米,结构吃水13.30米,服务航速14.5节,配备开式U型脱硫塔,EEDI达到第三阶段标准,属于节能环保、适港性优、市场竞争力强的绿色油化船型。该船于2024年1月4日开工,入级美国船级社。 2025-01-07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