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在京举办了2024年度工程建设工作会议。会议聚焦集团公司“1534”总体发展思路,以“优质工程,高价值支撑增储上产”为核心,总结了2024年的工程建设工作和成果亮点,并部署了2025年的重点任务。
在此次会议上,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牵头或参与的四项技术成果荣获中国海油工程“十大技术成果”称号,这些成果分别是:
1. 6万吨级抗台风“海葵一号”圆筒型FPSO工程技术:该技术揭示了南海恶劣海况下筒型浮体运动抑制作用机理,并建立了适应恶劣海况下筒型浮体运动机理和抑制技术等技术体系。该技术已获得20件专利授权、发表32篇论文、发布2部标准、获得2件软件著作权,并被评为国家能源局2023年度十大科技创新成果。此外,该技术还促成了10余项关键成套设备的国产化应用,提升了我国深水海洋工程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制造水平。
2. 300米级“海基二号”深水导管架平台工程技术:该技术揭示了超大跨距空间杆系结构稳定性机理和南海腐蚀规律,攻克了420兆帕超高强钢、数字孪生等十大专有技术。通过“海基二号”深水导管架平台的成功实施,国产化率达到97%,相比水下井口开发模式,节省工程直接投资近10亿元。
3. 300米水深级浮式生产装置及水下生产弃置关键技术:该技术为国内首创深水弃置新模式,突破国外传统技术,创新实施复杂深水浮体快速解脱等关键技术,作业效率整体提升21.9%,初步形成深水弃置技术体系,打造了中国海油首个深水高效环保弃置的标杆典范。该技术的成功实施,助推项目提前121天完工,工程费用节省超亿元。
4. 导管架安装核心专用工机具设计制造测试及应用技术:该技术实现了国内首例整套导管架安装核心工机具的自主设计、制造、测试及海上应用,完成了多项技术突破,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该技术累计获得22项授权专利、发表10篇论文、制定3项企业标准。
今年以来,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在海洋装备设计建造中心建设上取得了扎实进展,聚焦关键技术难题攻关,不断提升深水海洋装备工业化设计制造能力。通过联合研究总院、海油工程以及国内产学研优质资源,不断增强海洋油气装备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和韧性,在追求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在此次工作会上,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的流花11-1/4-1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团队、西江30-2油田西江30-1区开发项目团队等14个优秀团队和个人获得了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