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12月15日,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迎来了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中国首艘大型LNG船“大鹏昊”开工20周年纪念日。这艘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船舶于2004年12月15日开工,并于2008年4月3日成功交付,标志着中国船舶工业在LNG船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填补了国内在LNG船生产设计和自主建造方面的空白,打破了国外船企在大型LNG运输船制造领域的垄断,象征着中国船企首次摘取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
“大鹏昊”以其292米总长、43.35米宽、26.25米型深和19.5节航速,以及14.7万立方米的装载量,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薄膜型LNG船。
自“大鹏昊”号交付以来,沪东中华的建造技术不断革新,成为全球唯一能够同时建造NO96、MARK III两种LNG船型的船企。产品线从远洋(17.4万立方米LNG船)到近海(8万立方米LNG船),从内河(1.4万立方米LNG运输加注船)到内陆(陆地LNG储罐),形成了从小型、中型、大型到超大型LNG船的全系列高端产品全覆盖。
沪东中华的LNG新船型已发展至第五代,储备了多型LNG系列产品,完成了40多艘LNG船的交付,手持订单近60艘,建造质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中国海上LNG全产业链的领军企业。
沪东中华始终将提升国产化率视为国内LNG运输船产业链由大到强的关键。LNG运输船对材料的要求极高,相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需达到40年以上,这在质量和精度上都远超普通船舶的要求。在相关部门的推动下,沪东中华积极履行“链长”职责,与国内企业合作,大力推动国产设备和材料的研制与应用,实现了我国大型LNG运输船国产化率的大幅提升。
目前,沪东中华已将国产化率从“大鹏昊”时期的不足30%提升至75%以上,显著增强了企业的议价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保障了国产LNG船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自“大鹏昊”号交付以来,我国的LNG运输船发展迅速,已成为缓解国家能源供需矛盾、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途径。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时,中国邮政发行的小型张《筑梦新时代》上,“大鹏昊”LNG船位于天安门右侧“劈波斩浪”,象征着承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中华巨轮,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朝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扬帆远航、奋勇向前,筑梦前行!
在航运低碳时代,作为中国LNG海上产业链的“链长”,沪东中华将继续坚持科技创新,积极开拓新船型市场布局,不断强化海上LNG产业链,为全球海事航运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低碳足迹的绿色创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