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垦利6-1油田:累计原油产量突破500万吨大关

2024-12-11 08:56     来源:渤海油田     海上油气田渤海油田海上油气平台

垦利6-1油田,作为渤海油田莱州湾北部的首个亿吨级岩性大型油田,自全面投产以来,仅用时500余天,累计原油产量便已突破了500万吨大关。这一成就标志着垦利6-1油田在渤海南部海域的年产原油量首次超过200万吨,成为该区域的能源新亮点。

油田的地质条件复杂,属于浅水三角洲沉积,油层单一且薄,河道分布狭窄,储层横向变化迅速,非均质性强,连通性复杂。这些特点使得油田在开发初期就面临含水上升快、稳产难度大等挑战。

面对这些难题,油田管理团队采取了“油藏生产一体化和管理技术双管齐下”的策略,实施了一系列“稳老井、抢新井、提时率”的措施。他们利用储层精细刻画、示踪剂试井等技术手段,系统地理解油水井间的连通性及砂体分布规律,密切监控油水井的生产动态,并持续优化精细注采策略,累计实施了50余井次的分层调配和流场调控措施。同时,他们加快了水平井分舱控水、化学堵水、远程调剖调驱等新工艺技术的探索与应用,以技术攻关为油田稳产提供了新动力,确保了油田日产原油的高位运行。

在资源潜力挖掘方面,团队统筹利用平台剩余井槽与钻井船资源,采用“开发井+调整井”的接续挖潜方式,在高效实施144口开发井的基础上,滚动新增调整井36口,为油田的增产按下了“快进键”。

垦利6-1油田还依托高技能人才队伍,聚焦关键设备稳定性提升和无人平台远程操控功能升级,自主实施了油井远程自动计量、油井变频器远程操控功能升级等创新措施,确保无人平台油井生产时率保持在99%以上。此外,油田通过组织人员自主编程编制油水井报表智能化生成及数据报警程序,打造了数据整合的“最强大脑”,提高了基础工作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

推荐阅读

海洋能源科普——世界上有哪些类型的海洋钻井平台?

钻机是在地质勘探中,带动钻具向地下钻进,获取实物地质资料的机械设备,又称钻探机。 其主要作用是带动钻具破碎孔底岩石,下入或提出在孔内的钻具,可用于钻取岩芯、矿芯、岩屑、气态样、液态样等,以探明地下地质和矿产资源等情况。石油钻机为钻机的一个重要门类。 2024-12-16

中国铁建港航局“铁建起重5000”自航式全回转起重船试航成功

海洋能源网获悉,12月13日,上海振华重工为中国铁建港航局精心打造的5000吨自航式全回转起重船铁建起重5000圆满完成试航任务,顺利返回振华海工长兴分部码头。铁建起重5000是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自航式全回转起重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该船长203米、型宽50米、型深18米,船艉装备一台5000吨全回转起重机,全回转起重能力达到3500吨,主钩起升高度可达甲板以上130米。动力推进系统配置DP2级动力定位,搭载3台3000千瓦全回转电力推进器和... 2024-12-16

1000吨“大块头”——湿气压缩机模块精准安家番禺34-1平台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随着长19米、宽18米、高18米、 重达1050.86吨 的“大块头”——湿气压缩机模块精准放置在番禺34-1平台42米预留甲板,标志着南海东部首个自营气田群降压开采项目取得重要的里程碑胜利。 2024-12-13

海上油气田技术革新 我国海上精细分层注气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海洋能源网获悉,12月12日,我国海洋油气田开发领域传来喜讯,中海油研究总院联合有限天津分公司和有限湛江分公司研发的海上精细分层注气关键技术在渤海油田曹妃甸6-4油田现场试验中取得圆满成功。该试验由海油发展负责实施,调控精度高达95%,这标志着我国在气驱领域的海洋油气田关键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技术突破解决行业难题我国海上油田常用的分层注气管柱包括同心双管、平行双管和偏心投捞等类型,但这些传统技术存在吸气剖面不均匀、气窜... 2024-12-13

我国南海最大油田群——恩平油田年产量首次突破400万吨

海洋能源网获悉,截至11月底,我国南海最大油田群恩平油田2024年累计生产原油超 400万吨。投产十年来,年产量首次突破400万吨大关,达到新的里程碑,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2024-12-13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