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利6-1油田,作为渤海油田莱州湾北部的首个亿吨级岩性大型油田,自全面投产以来,仅用时500余天,累计原油产量便已突破了500万吨大关。这一成就标志着垦利6-1油田在渤海南部海域的年产原油量首次超过200万吨,成为该区域的能源新亮点。
油田的地质条件复杂,属于浅水三角洲沉积,油层单一且薄,河道分布狭窄,储层横向变化迅速,非均质性强,连通性复杂。这些特点使得油田在开发初期就面临含水上升快、稳产难度大等挑战。
面对这些难题,油田管理团队采取了“油藏生产一体化和管理技术双管齐下”的策略,实施了一系列“稳老井、抢新井、提时率”的措施。他们利用储层精细刻画、示踪剂试井等技术手段,系统地理解油水井间的连通性及砂体分布规律,密切监控油水井的生产动态,并持续优化精细注采策略,累计实施了50余井次的分层调配和流场调控措施。同时,他们加快了水平井分舱控水、化学堵水、远程调剖调驱等新工艺技术的探索与应用,以技术攻关为油田稳产提供了新动力,确保了油田日产原油的高位运行。
在资源潜力挖掘方面,团队统筹利用平台剩余井槽与钻井船资源,采用“开发井+调整井”的接续挖潜方式,在高效实施144口开发井的基础上,滚动新增调整井36口,为油田的增产按下了“快进键”。
垦利6-1油田还依托高技能人才队伍,聚焦关键设备稳定性提升和无人平台远程操控功能升级,自主实施了油井远程自动计量、油井变频器远程操控功能升级等创新措施,确保无人平台油井生产时率保持在99%以上。此外,油田通过组织人员自主编程编制油水井报表智能化生成及数据报警程序,打造了数据整合的“最强大脑”,提高了基础工作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