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锚定 “锁龙柱”
“海葵一号”采用多点系泊方式安家南海。回接前,项目团队首先要将12根“拴马桩”一样的吸力锚穿过324米深的海水打入海床以下 21米,确保牢固扎根,并铺设12根超过2500米长的高强度锚链锚定深海“锁龙柱”,静候“海葵一号”的到来。
该系泊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聚酯缆及锚链首次实现规模化应用。创新应用“锚链+中水浮筒+聚酯缆” 结构,单条锚腿破断载荷高达2300吨,相当于一条链子提起约1500辆小轿车。
三船定位 “探龙宫”
“海葵一号”抵达作业海域后,被三艘拖轮从三个方向拖曳,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结构。“海葵一号”被稳稳地固定在中间,限位在指定位置不发生转动。
同时,作业人员应用水下和水面两套定位系统,通过数字三维模拟技术,实时监测水下系泊缆和锚链状态,确保“海葵一号”顺利回接。
穿针引线 “接龙骨”
水下挂钩
作业人员操控水下机器人在300多米深的海底,伸出工作手臂进行挂钩作业。海底这个位置的压强相当于30个标准大气压,同时受涌浪等影响,作业难度堪比飞船在太空中对接。水下作业复杂精细,就像“戴着厚重的手套绣花”,需要做到真正的人机合一。
水上接骨
海上回接受内波流、风向等复杂海况影响,回接作业犹如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穿针引线”。国内首艘专业锚系作业船舶——“海洋石油291”为主作业船,在水下机器人的配合下,将提前铺设在海底的12根锚链逐根提升到甲板上,甲板人员用类似“关节骨”的专用连接件与“海葵”上预留的牵引链进行“接龙”。
锚机张紧 “续龙筋”
锚链完成 “接龙”作业,需要下放到海水中,主作业船绞车与“海葵一号”锚机配合进行张紧,将系泊锚腿从主作业船传递至“海葵一号”并抽拉到位,高效完成海上安装作业,作业效率和回接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