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推动天然气水合物的研发和商业化

2024-03-26 09:34     来源:中国经营报      天然气水合物

“可燃冰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广州市南沙区区长吴扬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可燃冰是下一代能源。”

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处获悉,《关于支持广州南沙放宽市场准入与加强监管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南沙意见》)提出开创性举措,推动各类创新资源进入天然气水合物研发和商业体系。

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我国可燃冰资源储存量则相当于1000亿吨石油,其中南海海域是我国可燃冰的主要分布区,有近800亿吨储量。可燃冰被称为“固体瓦斯”或“气冰”。可燃冰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燃料,其燃烧可以释放大量的热,用于发电、供热等,可燃冰燃烧后仅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其污染远小于煤、石油等,因此被国际公认为石油等的接替能源,也被西方学者称为“21世纪能源”或“未来能源”。

包括“推动创新资源进入可燃冰研发和商业体系”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将形成一批首创性改革创新经验,为全国层面重点领域改革带来新的局面。

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

正是由于可燃冰研发存在难度与不确定性,引入更多的创新力量迫在眉睫。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强调,要加强陆海统筹、山海互济,全面建设海洋强省。

广东省也开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广东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表示,广州是南海之滨的综合性门户城市,集聚了国家海洋尖端科技力量,在发展海洋经济、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方面一直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我们将按照《南沙意见》要求,推进海洋科技创新要素加快向广州、南沙集聚,着力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朱伟说。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个重点就是“推动天然气水合物的研发和商业化。”朱伟表示。

朱伟称,天然气水合物就是可燃冰, “但目前开发利用技术难度高、风险大,我国对可燃冰的勘探开采研究正进入关键突破阶段。我们将依托各类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利用好冷泉系统、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等大科学装置,鼓励引入相关企业,完成生产性试采和商业开采最后两个阶段,加快实现可燃冰开采的产业化,在广州南沙打造全国天然气水合物研发和商业开发总部基地,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记者 索寒雪 

推荐阅读

广东省培育发展未来绿色低碳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发布

海洋能源网获悉,2月20日, 《广东省培育发展未来绿色低碳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发布。通知立足广东产业生态特点,聚焦更具前沿性、更具颠覆性、更具市场潜力的产业发展方向,着力打造以深远海风电、新型储能、高效光伏、氢能(氨、甲醇)、先进核能、CCUS、天然气水合物等为重点的未来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鼓励企业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支持企业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推动成立CCUS、海上风电等产学研用工程研究中心 。围绕海上风电、储能、氢能、CCUS、天然气水合物等重点领域,积极 2024-02-22

天然气水合物课题开放基金申报开始

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建设,是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构建协同创新机制,整合多方创新资源,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解决技术装备工程化、实用化的问题,促进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产业化,打造国际知名的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科技创新基地,建成国际一流的天然气水合物人才培养中心。 2024-01-30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广州市海洋局)局长邓毛颖:实施“走向远海、走向深海、走向大洋”的科技强海战略

今年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分别从海洋经济发展格局、现代化海洋产业、海洋生态品质三方面,提出“坚持向海而兴、向海图强,全面建设海洋强省,打造海上新广东”。“我省涉足深远海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全省约80%已确权用海位于深20米以内的浅海域,深远海除航运和捕捞渔业外,其他海洋产业活动较少。”广东省政协常委、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广州市海洋局)局长邓毛颖介绍,实施“走向远海、走向深海、走向大洋”的科技强海战略,将成为我省提升经略海洋竞争力的关键。 2024-01-25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方法——固态流化法

海底深层非成岩天然气水合物固态流化开采工艺的核心步骤具体如下:(l)下放隔水导管至海底水合物层上方,形成垂直通道,在通道中将开采装备下放到水合物层位,采用连续管水平钻井的方法,利用水合物专用的智能钻进机器人在水合物矿层水平钻进,形成开采领眼;(2)回拖连续管及射流采掘工具,同时利用水射流方法扩大领眼直径,实现水合物采掘的目的,利用水流携带作用将破碎的水合物沉积物固体颗粒流化收集进入连续管内; 2024-01-23

天然气水合物简介

天然气水合物的气体组分主要是甲烷(90%~99%),还含有乙烷、丙烷、CO2等气体。目前为止,自然生成的天然气水合物只发现了三种晶体结构,分别是I型(占90%以上)、Ⅱ型、Ⅲ型结构,其中Ⅲ型结构的水合物仅在墨西哥湾发现(刘玉山等,2012)。天然气水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大陆永久冻土、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贾童等,2019)。天然气水合物与常规传统型能源不同,其在埋藏条件下是固体,在开采过程中分解产生天然气和水。如果改变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存在的 2024-01-23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