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埃尼在西非再获“重大”发现

2024-03-09 17:16     来源:OffshoreEnergy     海上油气海上钻井平台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意大利石油和天然气巨头埃尼(Eni)在西非科特迪瓦海岸附近的CI-205区块发现了新的重大碳氢化合物。这家石油巨头声称,这一发现是该国第二大发现。

科特迪瓦总统阿拉萨内·瓦塔拉(Alassane Ouattara)和埃尼集团首席执行官克劳迪奥·德斯卡尔齐(Claudio Descalzi)披露了这一名为Calao的发现,这是科特迪瓦的 “重大 ”发现,仅次于意大利球员在2021年9月发现的Baleine。

在会议期间,Ouattara和Descalzi谈到了埃尼在该国的活动,包括Calao的Murene 1X勘探井的结果,这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碳氢化合物发现。总理罗伯特·博格雷·曼贝和矿业、石油和能源部长马马杜·桑加福瓦-库利巴利也出席了这次会议。

此外,由Saipem管理的Deep Value Driller钻井船进行的钻探作业发生在距离海岸约45公里的CI-205区块,该区块由Eni与Petroci Holding合作运营。由于与这家意大利公司的钻井任务,该钻井船获得了 11 口公司井和 6 口井选择权的交易。该钻井平台于 2023 年 10 月中旬抵达科特迪瓦,并于 2023 年 11 月 1 日开始运营。

Murene 1X井在约2200米的水深中达到5000米的深度,在Cenomanian时代的不同时间段遇到了轻质石油、天然气和凝析油,其特点是渗透率值良好至极好。据埃尼称,初步评估表明潜在资源量在1亿至15亿桶油当量之间。

还讨论了该发现的评估和开发计划,包括意大利球员对满足该国国内需求的承诺。埃尼自2015年以来一直在科特迪瓦工作,还持有科特迪瓦深水区其他五个区块的参与权益:CI-101、CI-401、CI-501、CI-801和CI-802,均与Petroci Holding合作。

目前,该公司在Baleine油田的碳氢化合物权益产量约为每天约22,000桶油当量,该油田于2023年8月开始生产,距离2021年9月的发现不到两年,距离做出最终投资决定(FID)不到一年半。

埃尼还在进行Baleine二期项目,该项目计划于2024年底启动,将油田产量提高到50,000桶/天的石油和约70 mscf/d的伴生气。第三个开发阶段也在进行中,目标是将油田产量提高到150,000桶/天的石油和200百万立方英尺/日的天然气。

推荐阅读

随着产量的上升,圭亚那预计2024年石油收入将达到24亿美元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圭亚那表示,随着原油产量的持续增长,预计今年将从石油出口中获得约21亿美元,从特许权使用费中获得3.2亿美元,比2023年的16.2亿美元有所增加。 根据财政部长阿什尼·辛格周一向议会提交的官方预算,这个南美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在2024年增长34.3%,这是连续第五年经济增长超过20%。 2024-01-17

双金属复合管技术经济性

目前,针对油气输送管道的腐蚀控制措施主要有以下四类:①使用碳管材并加注缓蚀剂;②使用有机内涂层管材;③使用不锈钢或耐蚀合金管材;④使用双金属复合管。这四类防腐蚀控制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各有其优缺点。 2024-03-14

双金属复合管弯曲性能

复合管在海上油气田应用中与陆地油气田有所不同,复合管在海上油气田安装中对管材弯曲性能有特殊要求。海上铺管船施工时,管道必须先后经历上部高弯曲和下部高弯曲才能到达海床,在这个过程中,管道会承受两次不同方向的弯曲,同时受弯矩、轴向拉力和海水拖拽力共同作用。弯曲加载历程对单一材料管道结构完整性影响不大,但对于机械结合复合管的衬里层可能会造成损伤,为了避免反复弯曲后造成基管/衬里层结合面分离,引起衬里层发生鼓包失效,需要模拟管道实际安装条件,确定出管道衬管与基管脱离时的最小弯曲半径,确保铺设时弯曲半径不大于该 2024-03-14

双金属复合管制造工艺——热挤压复合法

热挤压复合法 热挤压一般是针对双金属管坏进行的,称为复合热挤压。日本制钢所最早利用这种方法生产203.2mm (8in) 以下的双金属复合管。它是将两种以上的金属组成的一个较大直径复合管坯加热到1200℃左右,然后挤过由模具和芯轴形成的环状空间。当挤压坯料截面缩减到10:1时,高的挤压压力和温度会在界面处产生“压力焊”的焊接效应,促进界面间的快速扩散和广泛结合,实现界面的冶金结合。另一种工艺是将实心的不锈钢或耐蚀合金锻坯通过紧配合置于基管管坯内,采用生产单种金属不锈钢管同样的方法,即用同样的热挤压工艺和冷 2024-03-14

中国海油双碳数字化平台!

“有了这个系统,今后我们对‘碳’的管理更方便了!”中国海油节能减排监测中心节能低碳工程师卢鸿飞高兴地说道。卢鸿飞口中的“系统”,就是集团公司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部牵头,海油发展安全环保公司所属中国海油节能减排监测中心有限公司(简称监测中心)自主研发的中国海油双碳数字化平台。中国海油各所属单位的海上平台以及陆地炼厂的碳排放数据都能联网汇入,用一套系统全方位实现对碳的数据监测、智慧分析和决策管理。 2024-03-14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