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全国政协委员、中船第七〇二研究所副所长叶聪:用好大国重器,推进海洋保护和资源开发

2024-03-05 10:51     来源:央视网     海洋资源海洋装备
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在会议前夕全国两会代表就如何助推海洋高质量发展的话题纷纷给出自己的谏言。全国政协委员、我国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总设计师叶聪持续关注如何用好大国重器,培养人才,推进深海资源开发。今年全国两会,他将就培养青年科学家、促进载人深潜国际合作履职建言。

叶聪表示,潜水器在印度洋和大西洋开展国际的航次,全世界一半以上的载人深潜的活动由中国的载人深潜器来完成,有更多的人通过中国的深海装备开展工作,实现梦想。我们也探索了大量未知的领域、地形地貌。从调研的情况看,要在深海领域突破颠覆性的创新,还是要进一步打破组织的界限,加强海底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让以前单打独斗的装备形成网络化、网格化。

叶聪委员说:“我建议,通过主动共享深海探测的数据和成果,推动国际上对海洋环境的评估、海洋保护措施尽快形成共识,推动深海装备的研发。如何在集成的创新之外有一些颠覆性的前沿成果出现?我建议在深海的科研工作中加大科研人员的选题和组队的自由度,打破学科的界限,让更多的科研人员参与到深海装备的研发过程中来。从基础研究到技术攻关,到项目装备的实施,一直到成果产出,有通畅的链条。不拘一格培养更多的青年科技人才,时不我待地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推荐阅读

全国人大代表陈卫院士:建议将“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列入国家实验室核心体系

2024年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江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卫 表示,虽然我国海洋装备领域高等教育师生总数已超过世界所有其他国家相关数量的总和;研究、设计院所的数量也已超过欧洲的总和。然而,这样一个庞大的科技队伍由于力量分散、目标分散、资源分散,创新能力、对产业经济的服务效能及在世界上的竞争能力与其规模大不相称。 陈卫建议将“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列入国家实验室核心体系。 2024-03-05

海门基地9100车PCTC2号船项目完成主机吊装!

海洋能源网获悉,2月27日,海门基地9100车PCTC2号船项目顺利完成主机吊装工作。作为PCTC系列中第二艘LNG双燃料滚装船,该项目艉管后轴承为双斜率设计,艉管校中操作相对复杂,测量难度大。为此,项目组联合总装部、品质管理部部、精度管理部与船东、船级社验船师进行了充分的前期沟通,同时多次组织生产策划专题会进行内部优化,制定了相应的拉线照光工程专项计划。 2024-02-29

持续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加快建设以科技创新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海洋能源网获悉,18日下午,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率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西海岸新区调研海洋装备产业发展、工业运行和重点项目建设等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持续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加快建设以科技创新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 2024-02-21

我国首台深海采矿车准备千米海试

海洋能源网获悉,2024年2 月 20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这几日,中国船舶第七〇二所最新研制的我国首台深海采矿车正在进行千米海试前的准备。从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获悉,这台深海多金属硫化物采矿车长8.2米,宽3.9米,高3.5米,空气中重量21吨,突破了水下布放回收姿态自动定向控制、深水大功率液压驱动、信号传输与智能控制、三维数字孪生可视化等关键技术,开发了摆动铣削式挖掘头、四履带悬挂车架和具有自主行走功能的集成控制系统,解决了硬矿挖掘、陡坡行走和远程集控的难题。从远处看,多金属硫化物采矿试验车像 2024-02-21

11.4万吨阿芙拉型成品油轮H1583船开工!

海洋能源网获悉,2月19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为新加坡EPS公司建造的第二艘11.4万吨阿芙拉型成品油轮H1583船开工仪式在制造部切割中心顺利举行。公司生产总监郭长林、船东EPS公司、船检LR船级社及公司相关部门代表共同参加开工仪式。 2024-02-20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