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第三届“遇见未来”海洋装备设计大赛圆满完成

2024-01-11 11:14     来源:科技日报     海洋装备海洋运输海洋牧场

在1月9日由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团委、上海交通大学团委、上海大学团委联合主办的第三届“遇见未来”海洋装备设计大赛决赛上,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年轻人们脑洞大开,“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不断涌现。海上恒星、海上蜂巢、海上幽灵、三叉戟无人艇、飞鱼无人航行器、海上未来城……各种海洋装备设计轮番上场,展望了2035年船舶科技发展趋势。

海洋装备设计大赛决赛现场。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摄

参赛作品紧扣“智能”“绿色”“首创”等关键词。获奖作品“‘能+’海上未来城”与普通人的联系最紧密。它是一座水上城市,以风能、潮汐能、太阳能为主要能源来源,还配备海洋牧场、养殖系统、无土栽培温室等,最大限度实现自给自足。向海洋要“地”,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的概念打动了评委,让该作品获得了高分。现场一位高校学生观众感叹道,“人类的思维是无穷的,天马行空的思维更重要,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据了解,本届海洋装备设计大赛首次将参赛对象从科研院所拓展到高校学生。自2023年6月启动以来,大赛共有来自第七〇八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的53个团队参赛,加强了船舶科研院所和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

据悉,作为海洋强国建设的国家队,第七〇八研究所于2017年举办了首届“遇见未来”大赛,涌现出了“奇妙星球”休闲浮岛、“蜂巢”海洋城市等多个优秀作品。通过大赛,第七〇八研究所培养了一批具有技术预见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青年科技人才,“遇见未来”大赛也成为第七〇八研究所青年科创工作的一个亮眼品牌。

此次决赛采用公开答辩方式进行,包括作品展示和专家提问两个环节。参赛团队围绕大赛主题在海洋防务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海洋科考探测装备、海洋资源开发装备等方面开展科技预见。评委们从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可实现性等4个方面对设计作品进行评分,并进行专业点评,这也将为青年人们日后的科创之路打开一扇窗。经过激烈角逐,本届大赛共决出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

比赛已经落幕,但从创意到实践的道路才刚刚开始。在决赛结果出炉后,第七〇八研究所所长卢霖鼓励青年科研工作者在创新创业实践中释放活力能量,在全面担当使命中展示青春风采。

在新技术变革的时代,中国船舶也面临着聚焦“颠覆性技术”“人工智能+”“交叉前沿技术”和“新概念产品设计”等新的挑战,鼓励与内外部优势力量进行合作,也是一条创新之路。

推荐阅读

不断增长的全球需求 亚洲OSV市场面临挑战

不断增长的全球需求导致用于不断增长的海底项目组合的高质量潜水支持船(DSV)和海底作业支持船(CSV)短缺在船舶需求上升、可用性下降之际,为东南亚技术先进的项目提供合适的海工支持船(OSV),完全是为了建立关系和确保有效资产,2023年,更多的OSV离开亚洲市场,主要流向中东和西非,造成了这些资产的短缺。 2024-01-11

Nakilat在现代Samho预订液化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运输船进行船队扩张

卡塔尔液化天然气航运运营商Nakilat已向韩国现代Samho重工公司(HSHI)下订单,建造六艘船——两艘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和四艘非常大的液化石油气/氨运输船——作为其战略航运扩张的一部分。该命令于2024年1月9日公布。它包括两艘货物容量为17.4万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和四艘货物容量为8.8万立方米的超大液化石油气/氨运输船。这些船只计划在2026年至2027年之间交付。Nakilat表示,新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和液化石油气运输船将体现最新技术... 2024-01-10

山东海洋集团“深蓝2号”深远海大型智能养殖网箱在青岛顺利出坞

1月9日,山东海洋集团“深蓝2号”深远海大型智能养殖网箱在青岛顺利出坞。“深蓝2号”网箱由山东海洋集团所属山东深远海绿色养殖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网箱总高度71.5米,直径70米,全潜状态设计养殖水体达9万立方米,是目前我国应用海域最远、适用水深最深、养殖水体最大、功能性能最先进的大型深远海养殖网箱装备。 2024-01-10

青岛市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办法

(一)围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装备、海洋渔业、海洋新材料、海水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防灾减灾、海洋观测监测、海洋管理、海洋信息等领域,承担有关重大研究任务,开展关键性和共性技术的研究。 2024-01-09

山东昌邑市海洋牧场与三峡300MW海上风电融合试验示范项目在线监测系统上线

近日,罗博飞为“昌邑市海洋牧场与三峡300MW海上风电融合试验示范项目”(以下简称:昌邑三峡项目)设计搭建的海洋牧场在线监测系统正式上线。该系统上线后对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区域的海洋和生态环境进行连续在线监控,保障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2024-01-08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