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海洋油气探索之旅

2024-01-09 09:32     来源: 中国科技网     海上油气
海洋中的油气是如何形成又被发现并采出的?1月6日,首都科学讲堂“聚科技之火 燃时代之光——让科技引领美好生活”2024科学跨年特别活动在北京科学中心举办,讲座伊始,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副总地质师兼研究总院院长米立军向在场的观众们抛出了如上问题。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副总地质师兼研究总院院长米立军

针对这个问题,米立军介绍了海洋油气的形成演化历程以及海洋石油工业的特点与科技力量。“与陆地油气勘探相比,征服海洋油气资源面临着更大挑战。海洋石油工业具有‘三高’特点——高风险、高投入、高科技。恶劣的海洋环境、复杂的地质工程条件、高危的海上作业风险,让海洋油气勘探风险倍增;由于要使用特殊的设施装备,需要高昂的作业成本,让海洋油田开发投入是陆地常规油田的10倍。涉及海洋工程、通信、船舶、机电设备、交通运输等多学科、多领域的海洋油气工业,是扎扎实实的高科技行业。”米立军介绍。

海洋能源已经成为全球能源新的增长点。“科技创新推动海洋能源由常规油气向多能协同、绿色低碳跨越式发展。未来的海洋能源,将实现可燃冰、海上页岩油、海上风电、温差能等新型能源的规模开发,综合利用绿电技术、智能化无人化技术等实现绿色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米立军表示。

推荐阅读

海上稠油高效热采关键技术创新与工业化应用

由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等团队创新形成的“海上稠油高效热采关键技术创新与工业化应用”项目成果,让这个魔术变成了现实。该成果在行业内首创海上大井距高强度热采高效开发理论,首次形成了海上稠油热采井长效防砂及耐350℃一体化高效注采技术,夯实了完备的海上稠油规模化热采平台工程配套技术体系。 2024-01-11

2023年全国油气勘探开发十大标志性成果之海上油气篇

2023年,国内油气产量当量超过3.9亿吨,连续7年保持千万吨级快速增长势头,年均增幅达1170万吨油当量,形成新的产量增长高峰期。原油产量达2.08亿吨,同比增产300万吨以上,较2018年大幅增产近1900万吨,国内原油2亿吨长期稳产的基本盘进一步夯实。海洋原油大幅上产成为关键增量,产量突破6200万吨,连续四年占全国石油增产量的60%以上。 2024-01-10

海南海域2023年海洋油气管线铺设工作全部完成

随着我国海上首个超高温超高压气田——乐东10-1气田开发项目的海管铺设作业近日顺利完成,海南海域2023年的海洋油气管线铺设工作全部完成,年度铺管里程近260公里,创海南海洋油气管线年铺设量历史新高。 2024-01-09

“首都科学讲堂”波澜壮阔的海洋油气探索之旅

1月6日,首都科学讲堂聚科技之火 燃时代之光——让科技引领美好生活2024科学跨年特别活动在北京科学中心举办。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副总地质师兼研究总院院长米立军应邀为现场观众和线上网友讲述我国波澜壮阔的海洋油气探索之旅。1月6日,首都科学讲堂聚科技之火 燃时代之光——让科技引领美好生活2024科学跨年特别活动在北京科学中心举办。北京市科协供图。在讲座中,米立军介绍了海洋油气形成演化、海洋富集油气资源及海洋石油工业特点... 2024-01-08

“国信”平台JU2000E型自升式钻井平台恢复工程竣工交付

1月5日,招商工业海门基地举行了国海海工国信平台恢复工程竣工交付仪式。据了解,国信平台为JU2000E型自升式钻井平台,由上海外高桥造船为天津中船建信建造,于2021年3月签字交付 。该平台由F&G公司提供基本设计,桩腿长度166.98米,大钩载荷907吨,最大钻井深度35000英尺,最大作业水深400英尺,配备Cameron钻井包及井控系统。当时正值海上风电行业如火如荼,海上风电安装平台供不应求。由于钻井平台经过改造后可以转为风电安装平台,国海海工将两座库存... 2024-01-08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