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我国深海气候观测浮标——“白龙”浮标实现智能化升级

2023-09-06 10:07     来源:中国海洋观测     深海锚系浮标 海洋监测装备海洋观测

深海锚系浮标是开展大洋水文气象观测的核心装备之一。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制的“白龙”浮标是国内6000米级深海气候观测锚系浮标系统。近日,“白龙”浮标实现智能化升级,在青岛成功完成海试,将为深海气候观测提供重要支撑。

“白龙”浮标(图1)是我国参加国际海洋观测计划(GOOS-RAMA) 并通过全球电信系统(GTS) 进行实时数据共享的锚系浮标。经过十余年的自主研发,“白龙”浮标技术己达到国际同类浮标先进水平。


图 “白龙”智能化浮标在青岛完成海试

目前,“白龙”浮标已成功布放于印度洋和南海等海上丝绸之路周边海域多个站位,是我国首个、全球第三个深海气候观测浮标系列。

该系列浮标的成功研发和应用,标志着我国业务化海洋观测系统已从近海走向深海大洋,为全球海洋观测系统建设提供了重要技术基础。

在“白龙”浮标基础上,通过设计创新和技术攻关,使用了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研制而成,主要包含三个方面提升。

一是“白龙”智能化浮标能够建立关键海洋过程的模型,例如内波识别模型,可以通过浮标观测到的实时温度数据进行内波的识别,在浮标端就可以主动识别内波后进行加密观测,获取更多的内波数据。

二是能够通过安装在浮标端的摄像机进行识别,当判断出浮标附近的船和人有进一步靠近或者破坏浮标的行动后,及时发出声光警告,同步将照片传回岸站保存作为取证材料。

三是智能升级的浮标上有一个可以沿着包塑钢缆自主升降的剖面仪,剖面仪平台上的摄像机配合相关AI算法,能够实现浮游生物快速识别和分类。

推荐阅读

陈大可院士带队参加首届南大洋观测系统(SOOS)国际研讨会

2023年8月14至18日,首届南大洋观测系统(Southern Ocean Observing System,SOOS)国际研讨会“Southern Ocean in a Changing World”在澳大利亚霍巴特市举行。此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全球21个国家、132家科研机构共295位科研人员。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主任陈大可院士带队参加了此次会议。 2023-08-23

来自美国的研究者在OceanObs'19上出长期海洋观测系统的蓝图

来自美国的研究者在全球海洋观测大会(OceanObs'19)上指出了长期、持续的海洋观测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维持长期海洋观测的蓝图。研究者认为,为了完成这一蓝图,需要全球研究者共同进行长期海洋观测研究。目前,在长期海洋观测方面,美国以GOOS为基础展开研究。研究者指出,必须在此基础上发展可持续的长期海洋观测合作伙伴关系,并需要在联合国海洋科学十年的早期建立这一伙伴关系。为什么要开展海洋长期观测为了建立更美好、更可持续的未... 2023-08-11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展示深海探测领域诸多成果

2023年7月底,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韩喜球研究员受邀参加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北京市委、市政府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展示海洋二所在深海探测领域取得的诸多成果。 2023-08-03

国内首座海上风电生态环境监测观测站挂牌成立

由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和三峡新能源山东昌邑发电有限公司联合建设的国内首座海上风电生态环境监测观测站——“昌邑海上风电场监测观测站”日前挂牌成立。近日,“守护海洋生态 共建蓝天碧海”山东媒体行走进潍坊昌邑,了解当地海洋生态监测和保护的有关情况。 2023-07-25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3年7月11日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自然资源部部长、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王广华,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庄少勤,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刘国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关志鸥介绍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封面新闻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请问,在推进海洋强国方面作了哪些方... 2023-07-12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