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我国国际船舶液化天然气加注产业步入世界前列

2023-08-08 10:06     来源:中国海油     LNG船海洋石油

8月3日,我国首艘、全球最大LNG(液化天然气)运输加注船“海洋石油301”在广州港锚地首次为全球最大吨级双燃料超大型油轮提供保税液化天然气加注服务。我国国际船舶液化天然气加注产业步入世界前列。

“海洋石油301”船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自主管理运营的第一艘LNG运输加注船,此次经过8.5个小时成功为32万吨的双燃料油轮,“马兰狄俄涅号”加注约6500立方米的LNG,此次加注量可供该船连续航行超10000海里,可覆盖广州到欧洲的往返航程。

这是我国第一次为超大型油轮进行锚地加注,相较于码头加注,锚地加注的作业环境更为复杂,对操作管理、安全管理的要求更高。

与传统船用燃油相比,LNG可实现硫氧化物零排放,氮氧化物减排90%,二氧化碳减排25%,每年燃料成本可降低30%左右,兼具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适合国际远洋船舶运能大、运距长的需求。

目前,中国海油已建成3座国际船舶液化天然气加注中心,并在珠江流域、近海区域等地域建成投运13座船舶LNG加注站,推动LNG清洁燃料,在国内水运行业的推广应用。

推荐阅读

上半年海洋经济延续较快恢复态势

记者5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上半年,全国海洋经济延续较快恢复态势。初步核算,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4.7万亿元,同比增长6.0%,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崔晓健表示,整体来看,上半年,海洋经济延续较快恢复态势,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构建加快推进,海洋资源供给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回升向好。崔晓健介绍,上半年,海洋传统产业稳中有升。国内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6%。全国海洋原油、海洋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1... 2023-08-07

4船员在惠州海域漂浮9小时,中海油船舶32分钟成功施救

8月5日上午,在惠州海域西江油田附近,4名乘坐救生筏的船员被隶属于中海油服船舶事业部的海洋石油661船发现并成功施救。据悉,该4名船员8月4日下午乘惠澳3092船从珠海洪湾渔港开往汕尾修船,当晚11时左右因船体进水沉船遂弃船登筏逃生,获救时已在海上漂流近9个小时。记者从中海油服船舶事业部获悉,8月5日08:12时,海洋石油661船正在开往南海二号平台执行作业任务,途经惠州海域西江油田附近时,值班驾驶员瞭望发现海上漂浮着一艘载有人的救生筏,随即... 2023-08-07

累计远程遥控生产超100小时!看中国海油如何在两大台风面前风口夺产

7月28日上午9时许,随着海上本地操控模式的成功切换,海洋石油119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7天内连续通过台风泰利和台风杜苏芮的考验。我国首例深水油田台风生产模式成功完成系列实战检验,累计远程遥控生产超100小时,挽回原油产量损失约25000立方米,这标志着我国已成功掌握深水油田台风期间远程遥控生产的全套装备、技术和管理体系。去年以来,有限深圳分公司实施科技攻关,首创浮式储油轮+水下生产系统的自动控制模式,对海陆设施设备进行全方... 2023-08-04

锚定高质量发展!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新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建造如火如荼,自主研发的海底地震勘探采集装备投用井然有序,我国首艘全新智能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投产准备紧锣密鼓……在中国海油各重大装备建造、应用现场,广大干部员工认真学习领会中国海油2023年领导干部会议精神,纷纷表示将把会议精神贯彻到工作中去,坚定建功新时代的信念信心,在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的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不懈奋斗 勇于创新!提升高端装备设计建造能力... 2023-08-03

我国首套自研浅水水下注水井口和注水树完成海底安装

近日,在南海西部涠洲11-2油田40米水深的海底,随着潜水员解锁导丝锚缓缓回收向导绳,我国首套自研浅水水下注水井口和注水树完成海底安装。这是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在探索新的注水开发模式,助力老油田降递减上迈出的坚实一步。水下注水树是水下注水开发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它由一些功能性阀门、注水树帽和注水树本体构成。沟通地层深处的油气层和平台水下注水管道装置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实现注水作业。注水树整体重量22吨,设计使用寿命30年,所有接... 2023-08-03

阅读榜